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退休审批:职工退休档案出生日和身份证出生日发生冲突

(2011-10-04 22:30:56)
标签:

转载

职工要求退休,档案出生日和身份证出生日

发生冲突时以哪个为标准 

2008-10-29

  【案情】 卢某某于1971年4月参加工作,在其职工档案中,卢某某的出生时间有三种记载:1953年8月、1954年8月、1955年8月,但最初记载的出生时间是1955年8月。在公安机关的户籍登记材料中,卢某某的出生时间为"1954年8月11日"。2004年8月,卢某某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办理职工的退休手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认为卢某某的职工档案最初记载的出生时间是1955年8月,尚未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遂口头答复暂不予办理原告的退休手续。卢某某不服该答复,引起讼争。

  审理中,对职工的出生时间如何认定,产生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以职工本人的户籍资料中最初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户籍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户口登记、户籍管理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而公民的出生时间是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本人的户籍资料与其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应以户籍为准。身份证是为户籍证明的使用方便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身份证在法律上具有与户籍证明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企业档案只能属于其他有关证明.它有法律效力远不如身份证.按档案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来计算工龄。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以职工本人的企业职工档案中最初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理由是: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认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因此,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第三种意见认为,在本人身份证或者户籍资料与职工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不能简单地以户籍资料或者职工档案最初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应参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组通字(1990)24号《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等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客观地来确定其出生时间。组通字(1990)24号第二条规定,凡干部居民身份证同干部本人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组织人事部门在办理其退(离)休等手续时,应会同干部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查证核实,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户口管理权限批准后查实的出生日期作为计算年龄和户口登记的依据。对无法查实的,应以干部档案或户口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这一规定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行政机关应当在其职权范围内严格依法行政的法治要求。因为,户口登记、户籍管理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而公民的出生时间是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本人的户籍资料与其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劳动保障部门应参照组通字(1990)24号的规定,会同职工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查证核实,并按照户口管理权限批准后查实的出生日期作为计算职工的退休年龄。

本人认为,应以第三种意见为准。

 

我的更多文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