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创造性的规定了“一裁终局”制。然而“一裁终局”能否使漫长的工伤维权有所改观呢?
说白了,工伤赔偿能否一裁终局让劳动者尽快拿到赔偿?结合司法实务,杨勤律师分析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对于未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争议的,能否一裁终局分如下情形:
其一、因参加工伤保险的发生的争议属于一裁终局。
其二、对于工伤待遇的纠纷:工伤医疗费数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是一裁终局;其他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不属于一裁终局案件。
然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却有特别的规定。《指导意见》第二条
下列争议,应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发生的争议;
(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失业、生育、医疗待遇和赔偿金的;
(三)劳动者以用人单位降低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标准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损失的。
《指导意见》第九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应作如下理解:
(一)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其仲裁请求涉及数项,分项计算数额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二)劳动者要求按国家法定标准执行工作时间、享受休息休假的争议,以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社会保险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同时涉及仲裁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事项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分别就仲裁终局裁决与非终局裁决事项作出裁决。从上述法条及广东地方法规并结合司法实务,在广东省范围内,无论单位有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工伤待遇均属于一裁终局的范围。因此,至少在广东,工伤赔偿已明确为一裁终局。
但是,实践中,处理与工伤相关的劳动争议能否一裁终局,不能一概而论。不仅跟劳动争议的内容有关,还跟劳动争议发生的地区有关,请大家不要南辕北辙。
-------------------------------------------------------------------------------------------------
撰文人:人力资源实务与劳动法专业律师杨勤律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办公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云良路71号投资大厦8楼803号广东协民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89-3300-4224
139-028-47677
电子邮箱:189330042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