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消费者“被消费”

标签:
杂谈 |
一些修配厂都知道现在许多司机只会开车不会修车,一旦汽车遇到故障就六神无主了,基本都是“任其宰割”。这时候,修理工往往就会夸大毛病,将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借机提高修理费。有的车只是垫圈坏了,往往被说成是离合器坏了的事屡见不鲜。一个本来几十元就能修理的小毛病,车主可能为此花费几百元。
http://image.bitautoimg.com/bitauto//2011/03/000008534.jpg消费者“被消费”" />
案例 维修费用被“拔高”
“刚开始明明和汽修店谈好是2000元的工时费,没想到结账发现与之前定的数目有较大出入”。曾先生上个月在惠州下角一家汽修店修理发动机,不仅工时费4000元比原预报价格增加一倍,还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维修项目,总共花费1万多元。对方于是说出大堆专业术语解释必要性,曾先生并非汽车专业人士,不敢在维修项目上省钱,只好乖乖交钱。
后来懂行的朋友帮他查看才发现,按照正常维修行情,明码实价标明工时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有些维修项目根本就没必要,汽修店实际是虚报了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曝光潜规则: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
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是比较常见的行业潜规则。惠州汽车贸易协会副会长陈小卡向记者透露,相对而言,4S店对各项维修费用都会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但汽修店的员工为了完成每个月任务,就会在工时费和维修项目上动手脚,让消费者稀里糊涂交钱。
如在修车时并不说明有哪些问题,在交车时才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账单往往把人吓一跳。
专家支招:别忘签订《维修合同》
惠州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刘飞标向记者透露,汽修市场还比较混乱,不同店有不同价,相差还较大。不排除部分汽修店为宰客而虚报工时费和乱收其它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