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报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消费者“被消费”

(2011-03-26 21:19:42)
标签:

杂谈

一些修配厂都知道现在许多司机只会开车不会修车,一旦汽车遇到故障就六神无主了,基本都是“任其宰割”。这时候,修理工往往就会夸大毛病,将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借机提高修理费。有的车只是垫圈坏了,往往被说成是离合器坏了的事屡见不鲜。一个本来几十元就能修理的小毛病,车主可能为此花费几百元。

http://image.bitautoimg.com/bitauto//2011/03/000008534.jpg消费者“被消费”" />

案例 维修费用被“拔高”

“刚开始明明和汽修店谈好是2000元的工时费,没想到结账发现与之前定的数目有较大出入”。曾先生上个月在惠州下角一家汽修店修理发动机,不仅工时费4000元比原预报价格增加一倍,还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维修项目,总共花费1万多元。对方于是说出大堆专业术语解释必要性,曾先生并非汽车专业人士,不敢在维修项目上省钱,只好乖乖交钱。

后来懂行的朋友帮他查看才发现,按照正常维修行情,明码实价标明工时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有些维修项目根本就没必要,汽修店实际是虚报了工时费和维修项目

曝光潜规则: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

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是比较常见的行业潜规则。惠州汽车贸易协会副会长陈小卡向记者透露,相对而言,4S店对各项维修费用都会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白消费。但汽修店的员工为了完成每个月任务,就会在工时费和维修项目上动手脚,让消费者稀里糊涂交钱。

如在修车时并不说明有哪些问题,在交车时才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账单往往把人吓一跳。

专家支招:别忘签订《维修合同》

惠州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刘飞标向记者透露,汽修市场还比较混乱,不同店有不同价,相差还较大。不排除部分汽修店为宰客而虚报工时费和乱收其它费用。

 广东尚典律师事务所胡海良律师表示,这招在修理行业俗称“打闷包”,先斩后奏虚报工时和维修项目。为防中招,车辆维修前一定要与维修企业签订《维修合同》,列明维修项目、价格、材料配件、质量保证等。维修过程也要多留个心眼,确认应更换的配件名称、数量、品质和价格,都要求维修厂经过车主同意后方能更换。(文章来源:中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