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紫华华
华紫华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0
  • 关注人气:6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周郑交质》(古文观止)

(2012-01-09 12:55:09)
标签:

杂谈

                       http://s10/middle/6bb795c7tb6ae72845818&690


                                周郑交质   

    原文:“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菹藻之菜,筐莒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洞酌》,昭忠信也。”

  译文: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辅佐周天子的公卿。有些时候,周平王想将辅佐之职由郑国和虢国共同担任,就引起了郑庄公不满。

   他十分怨恨周平王,就亲自去找平王查问。平王吱吱唔唔地说,这是没有的事。为取得庄公谅解,双方决定,互派人质。

   平王的儿子被送到郑国。庄公的儿子忽被送到周王朝。周平王死,周王想将公卿之职给虢公,就更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

   四月,郑国大夫祭仲,率领军队抢夺了周王管辖的温地的小麦。秋天,庄公又派人抢夺了成周的谷子,于是周王朝和郑国为仇。
   左丘明说:‘人与人间相互信任,出自内心,如果不出自内心,即使以人或物作抵押,都没有作用。

   人与人的交往,应正大光明,相互不欺,相互尊重,相互宽恕,不嫉妒,即使没什么作抵押,也不会被人破坏相互信赖的关系。

   只要人们真正作到光明正大,相互不欺骗、不嫉妒,就是那些生长在山沟、小溪、池塘的杂草、浮萍、艾蒿等用来敬鬼神,鬼神也不会责怪。不管是浊水清水用来献王爷、敬公卿,他们也不会怪罪。

   作为守信用的君子,相互信任的两国,有相互信任的礼仪作保证,用得着相互派人质吗?诗经中有‘采蘩’、‘采苹’大雅有‘洞酌’‘行苇’都说明只要取义,就能明忠厚。忠厚不会嫌物薄,在于说明忠信之理。

   华紫曰:有人这样跟我说过:要想别人相信你,就应该相信别人。

   我也说:如果你不相信对方,又怎能让对方相信你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的。只有自己先付出真心,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从而对方才会感觉你是值得信任的,同样他也会以真诚来对待你。

   如果想要延续那份情谊必然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也唯有彼此信任才能让彼此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反之,失去了信任,彼此互相猜忌,那么就没有必要维持那份情谊了。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相识到相知,需要慢慢来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中进行的。

    一位博友在留言中说道:“自信的人总不会以自己为中心,所以能理解别人,相信别人;所以别人也理解他,也信任他。而那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要别人理解他,信任他,对他负责,而他们自己总是不能理解别人,信任别人,对别人负责。所以世间就不太平了。”

   我也认可博友的说法,信任是在彼此相互公平对待对方下进行的,否则就是以上《周郑交质》里所描述的情景一般了。

   在这个过程中从陌生到彼此信任需要时间、言行等很多因素。不是说信任就能信任对方的,要让对方真正感觉到才能说做到了。信任需要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有时候太急于求成了,反而欲速不达!一份信任,一份理解,一份包容,才能使其之间的友谊经久不衰、与山河同在!


                             华紫2012年元月9日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