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集体备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2014-05-13 17:00:04)分类: 成果信息 |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使学生通过尝试,在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计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的竖式与理由。
突破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的竖式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小红。小红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这不,这个星期天小红和妈妈到书店去买书。(出示情境图)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汇报。
(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
根据信息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这个问题,怎样列示计算?
指名汇报。(24×12)教师板书。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请你试一试算出得数。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2.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算。
3.同桌交流计算的方法。
4.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口算24×10=240
24×2=48
240+48=288
(2)
×12
————————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这个0可以省略吗?
(在我们列竖式时,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把2写在百位上,
就可以表示240,这个0是用来占位的,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
5.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24×12时,第一步是用个位上的2与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与24相乘,第三步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6.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相信你一定能做对。
32×12
学生独立完成,而后集体交流,学生点评。
2.小马虎体检中心。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现在你们来当老师,看看他做的怎么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汇报。
3.笔算,我最棒。
4.用数学。打羽毛球是一项很不错的运动。课件出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谁来说说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请你在练习本上解决羽毛球的问题。交流检查计算结果。
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自主探索到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运用新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了不起!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数学是奥妙无穷的!只要我们勤于动手去尝试探索,勤于动脑思考归纳,就一定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吧!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