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大禹和禹妃感情不合?

(2011-05-07 05:39:25)
标签:

宋体

大禹治水

禹妃

涂山氏

绍兴网

分类: 随笔一偶

   三过家门而不入讲述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这样的记载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据说,禹妻涂山氏生启时,禹也一直在外治水。禹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举荐禹为继承人,并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后来,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然而,故事发生地的绍兴有专家却在近期提出了异议。在绍兴一个叫冢斜的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民认为当地铜勺柄的地方即为禹妃、舜妃墓址。此说法得到了绍兴虞舜文化研究会会长、绍兴市社会科学院大禹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历史系俞日霞教授的认可。

    禹妃为何不和大禹合葬在一起呢?俞教授认为,这是禹妃和大禹治水政见相背所引起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是史学者对大禹治水有一定美化的传说记载,既然大禹看上涂山氏(禹妃)并娶其为妻,后生有一子,按人之常情,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不太符合逻辑。(2011年5月6日《绍兴网》新闻中心)

    俞教授认为,正是由于涂山氏后来在治水理念上和大禹产生了分歧,涂山氏才离开了禹,并在今车头尧廓(冢斜村附近)和舜妃一直服侍年老的尧,直至去世安葬于今的大龙山(冢斜村附近)。据当地老人告知,禹妃、舜妃传说流传千余年,当地的《镇志》和《村志》均对此作有描述。

    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千年,从来就没有人怀疑过。俞教授的说法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有感情和有爱的人,都不会做不到三过家门而不入,古话说血浓于水,亲情是构成社会单元最基础、最基本、最直接的粘合剂,没有亲情,社会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不可想象,也无法理喻!麻木不仁的人,冷血孤傲的人,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可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个误传而已,但他的治水精神却是值得褒扬的,因此才会被千年历史所认可。

    到是如今有一些人是真正做到了过家门而不入,一些贪官,包养情人后,回家少了,所以会多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人,让人们唾弃。更多的是一些高尚的人,象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也做到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讴歌、学习。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如今已是个托想,事件的真实与否已经不再重要,我们期盼的是现实中那些过家门而不入的有一个被人们所尊重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