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家的小人书
最近见到舅舅,就想起了外婆家。虽然,外婆、外公已离我们西去三十多年了,但那个曾经吸引我的“家”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无法抹去。
外婆家在一个高高的山上,屋后山,屋旁还是山。五间两厢,黑漆台门、红漆楼板、洋灰地面,宽敞明亮、单园独户,掩映在果林丛中,算是当地的一户大户人家。
外婆育有三女一儿,舅舅最小。自然外甥、外甥女特别的多,算来有十五六个。因此,她并不十分欢迎我们经常去。她喜欢静,一个人静静地座着做她的针线活。我们在的时候,也很少和我们说话,我感觉特怕她。当然,她并不是不爱我们,只是埋在心里罢了。这不,她会分给我们熟鸡蛋,分给我们甜甜的桃子、红红的柿子、热火火的板栗。外公就不一样,他会把我们召集在一起,讲他永远讲不完的“朝事”(很老的故事),我们也挺喜欢听。
外婆家有很多东西吸引着我们,屋前屋后的水果园、竹林、屋旁的两个水池和叮咚作响的山泉水,还有那里的小伙伴,但最吸引我的就是她家里的小人书连环画。我家离外婆家约有五公里的山路,六七岁开始,我就敢独自一个人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去外婆家,源动力就是外婆家那一冊又一冊的小人书连环画。
外婆家的连环画藏在舅舅的房间内,有好几百本,引诱得我直流口水。我知道,直接向外婆要肯定是拒绝的,因为舅舅比我大不了几岁,况且舅舅是独养子,家里的小皇帝,所有的物品是给他享受的,于是我便“偷”。每当我乘与小伙伴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便不知不觉、轻脚轻手地摸到楼上舅舅的房间,挑选几本撺在怀里,悄悄地下楼,和外婆告别回家。然而,一口气贪婪般地看完连环画。我打的是“持久战”,久而久之,加上自己用压岁钱、小秋收挣的钱买的小人书,我的小人书连环画数量不断的增加,竟然也有好几百本。
我特别的珍惜连环画,每一本都贴上自己制作的标签,破了封面的重新修复,还自己动手做了两个木箱子,整整齐齐地装起来,然后按上锁。小人书在当时是视为宝贝一样贵重,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大人不给钱买不到小人书,就去借同学的看,有时舍不得借给就讨价还价,给几分钱看一遍,有时则用好吃的东西换来看。我自己有小人书,就以书换书。当时,看书的时间很少,因为回家要做家事,是不容许看书的。因此,我们常常在回家的路上,找个僻静的地方过过赢,当然,有时也在课堂上偷偷地看,一旦被老师发现,马上往脚下丟到坐在前面的同学的位子底下。
我对小人书连环画印象最深的是《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鸡毛信》等等。我们常常学着书中的语言、动作,模仿书中的情节,几个小伙伴一起做“故事”游戏。可以说,我们在小人书连环画里找到了无穷的乐趣。现在想来,这个乐趣也有外婆的一份功劳,我猜外婆肯定知道我在不停地“偷”她家的书,只是不说罢了,她肯定在暗暗地发笑:“这呆外甥!这么喜欢书!你偷吧!”
外婆家的连环画伴随我成长,看连环画是我童年时期最大的娱乐,现在的一丁点知识,或许就是靠那时打的底儿。我至今仍然留恋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连环画早已退出市场,要寻觅她的芳踪,只有到旧书市场去重温旧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