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人:快点相亲恋爱去!

(2011-02-21 07:11:07)
标签:

乡村生活

                           
                           年轻人:快点相亲恋爱去!

        年轻人:快点相亲恋爱去!

 

    春节长假,盼着团聚的父母,除了喜悦,内心还有一份焦虑,已到了“剩”年龄的子女,身边还未出现另一半的影子。为孩子安排相亲活动,自然成了春节头等大事。

 

    面对一些电视台给力的相亲节目,那些父母和亲戚也成了最忠实的观众。国内某大型婚恋网站对上海、北京、广州三地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八位二十岁以上单身男女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未婚青年在春节团聚时会被家人问到是否有男(女)朋友,被父母直接“逼婚”的占七成。“被逼婚”的恐慌感,让不少剩男剩女的春节变成了“春劫”,成为他们“恐归”的重要原因。社会学家和情感专家认为,“每逢佳节被逼婚”的背后,是两代人对于婚姻的不同理解,折射出当下婚恋观的变迁。

 

    都市“剩男”“剩女”(我真的不想用这个词眼)曾是众人眼里的骄子,如今却因为未婚的身份,让她们陷入另类的尴尬。辞旧迎新的喜悦,也因为各种别样情绪的渗入,变得复杂而感慨。以前可以指腹为婚、包办婚姻。后来是自由恋爱也有组织安排……像全民所有制企业,爱好文学,党员,无烟酒嗜好等待这种婚姻招牌在现在怎么也不会被“剩”斗士所认可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征婚关键词变成:大专学历,月工资百元,婚后单位可分房,有调动能力……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征婚启事的关键词就有了:离异,个体私企,有独立婚房。现在居然有人在说: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虽是个例,也耐人寻味。当然,多数人是不会赞成这种观念的,但是,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择偶观也在变。

 

    现在,大学毕业已经25岁左右,此时正面临就业压力,许多时间得继续读书深造或者投考单位奔波,静不下来谈恋爱。不只是父母,还有亲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找对象了没?你看你哪个表妹去年嫁了,哪个堂妹都有孩子了。父母和亲友们对女孩子的定位仍然是家庭为主。但许多女孩子反对“嫁人是第一位”的定位,他们要读研考博、发展事业。

 

    许多年轻人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理应作为恋爱的延续而存在,不应把门第观念、权钱背景等物质条件置于爱情之上。家庭背景相近,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也许和谐的可能性高一些,婚姻才能维持长久。两人拥有类似的性格或能够互补,能一起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一些家长不怎么认为,过年过节,看着别人家孩子双双对对,自己家孩子依然孑然一身,他们担心、尴尬的。父母们良苦用心,托东家,说西家,不断地催促子女把“好事”成了,惹得子女不高兴。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在择偶上太趋于理想化,对婚姻期望很高,是造成了她们一直单身局面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学会放下,懂得珍惜眼前人。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一直生活在幸福的环境当中,老一辈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在家里做顶梁柱了,在责任的重荷之下使他们学会了责任和隐忍。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啊!二十多岁还很贪玩,对人生、对爱情没有规划。甚至,有的年轻人有着殷实的家庭背景,事业得意,婚姻在她们眼里就如同一把枷锁,除了要承担责任以外,没有一丝一毫的甜头。所以,比起婚姻关系的繁琐,他们更愿意自由地生活,于是,一直愿意‘剩’着。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婚姻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要想维护和谐的关系本身就已经够难了,还要时刻地为对方着想,顾及对方的家人和朋友;婚姻中会形成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

 

    顾虑太多的时候,就把自己给吓住了。因此,不要过于金钱,不要过于痴情,不要过于理想。其实婚姻跟单身一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模式。婚姻不单带来的是性,还有物质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依靠。最重要的是,婚姻能够带给人归属感。

 

    年轻人,别磨蹭,快点相亲恋爱去!

                                  年轻人:快点相亲恋爱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