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感言 |
再答友人·也谈黛玉和宝琴的两则诗谜
在《红楼梦》的五十回里,有黛玉的一首诗灯谜。谜是这样的:
騄駬何劳缚紫绳?
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云动,
鳌背三山独立名。
而在第五十一回里,宝琴一口气作了十首怀古诗灯谜。第一首是“赤壁怀古”诗灯谜。谜又是这样的: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红楼中虽然有“一僧一道”,有“太虚幻境”,但这只是作者的外包装而已,作者骨子里是现实主义的。“一把辛酸泪”不假,但绝不是“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的,一部红楼,道尽了人间尘世的秘密。
对于这两首诗谜,有不同的解读,很正常。但也不能太离谱,搞得玄而又玄。离开文本本身去解读,往往会南辕北辙,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有的人说,黛玉的诗谜是“狗”,也有的友人说是“电光”。而薛小妹宝琴的第一首“赤壁怀古”诗谜,有的人说是“坟墓”,也有的友人说是“棺材”。在这里,也谈谈我的看法。
1、我认为,宝琴的赤壁怀古诗谜,也是一首走马灯谜。用周春的说法就是“第一赤壁怀古,拟猜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红楼书中已经说了,是用一些俗物做灯谜。所以,我觉得没有朋友想象的那么复杂与深刻。实际上,黛玉的诗谜也是“走马灯谜”,只是走马灯里面的背景和主角不同而已。这些灯谜更符合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丫鬟等等各色人物的经历和身份。
2、我觉得,宝琴的诗谜不会是“棺材”的,猜“坟墓”也不对。春灯谜,应该是喜庆的,断不会用“棺材”来做灯谜。况且,“棺材”就是“赤壁”吗?无论佛道禅,都离不开尘世。所谓世上的事物都是“无”,都是“色”,色即是空,就陷于了唯心主义的泥潭。本来就是存在过的俗世中的男男女女的生活嘛。哪里有色和空呢?无论是索引派,还是题咏派,亦或是考证派。也无论是新旧红学,总之,我们要的是现实主义派。
3、棺材,虽然现在有解读是“升官发财”之意,但在那个时刻,那样一个气氛里,出那样的灯谜,是不吉利的,也是不符合节日的氛围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我还是倾向于是走马灯谜。如果是棺材的话,那“水不流”,那“一炬”,那“风冷”,那“英魂在内游”,这些都如何解释呢?但就那个“游”字,那是在里面动啊,又该如何解释得通呢?
4、再说黛玉的诗谜,“主人”,怎么就和“道”扯上了关系呢?“风雷”或“风云”,怎么就一定和闪电扯上了关系呢?即便就是“龟”,也扯不上“鳌背”啊。至于后面的“独立”,“兀”,“三山就是光上面的三笔”等等,都是穿凿附会之说,不足为凭的。这样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啊。综上所述,我以为,谜底根本不是什么“电光”与“狗”,而还是走马灯一类的。只是灯里面的景物有所不同罢了。
5、另,“鳌背三山”是有讲究的。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都是在鳌背上的。旧时正月十五,在皇宫前搭灯山,做鳌背神山形,称鳌山。黛玉的诗谜,也是和她的奔放气概与叛逆精神的性格相一致的。
6、上面说过宝钗的诗谜是“松球”,还有一些是“走马灯”谜,这些都是俗物。朋友说,那“彩虹”和“电光”亦算“俗物”哦。“雨后彩虹,雷电光闪”,也是俗物吗?那是自然现象啊!在过去没有科学来解释的时候,那是很神秘的自然现象呀,怎么也算在俗物里了呢?
附:
诗注释一。
騄駬:原是周穆王的良马。后一般指千里马。这里指走马灯内转动的纸马。
驰城句:堑,深沟。这句写纸马的动态。
风云动:走马灯中有立轴,轴上有风轮,烛火使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流动。吹风轮,带动纸人纸马旋转。这里的风云就是指此。
诗注释二。
沉埋水不流:是说当年的兵船、尸骨、兵器都埋在地下,以致使水都不流了。对谜语来说,就是指灯内转动布景上所画的水,实际上是不会流动的。
喧阗句:形容兵士纷乱嘈杂;一炬,一把火,这里兼指灯内蜡烛;悲风冷,也是兼指灯内吹动风轮的空气。
无限句:指赤壁之战烧溺死的兵士的精魂在江中游荡,兼指灯内的纸人形象来往转动。
参考书籍:广西人民出版社的《红楼梦注解》
——勇子于2014·8·25·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