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6日

标签:
健康节气养生正安中医小暑 |
【正安养生·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篇】
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农历五月三十 小暑
本期导读
【小暑养生】小暑不小 清火消暑
【养生药膳】鸭蛋补夏 莲子养心
【通神好药】小暑黄鳝 阳补功倍
【正安医嘱】趋避有时调补阴气
【正安文化】七月正安公开课
【正安生活】四季香草饮 清咽茶
【小暑养生】
小暑,“暑”即炎热,小暑意即小热。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炎热季节,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超过30℃,时有热浪袭人,民间亦有“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之说。
炎夏季节,人常出现烦躁,全身疲乏无力,肢体倦怠、食欲减退、气短口渴、汗出不适,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中医称“疰夏”,民间称“苦夏”。苦夏的原因,中医认为是“暑伤气”。炎夏之时真气易散、阴津耗竭,常出现气阴两虚,气虚是关键,阴津耗亏表现明显。摆脱“苦夏”的苦恼,关键在一个“清”字。
心灵清宁:暑夏灼热,人情绪烦躁。应使自己心静下来,调息静心、神清气净,保持恬静,切忌激动恼怒,以防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饮食清淡:夏季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宜选性平、新鲜、易消化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牛奶、豆浆、山药等,健脾养胃、补气生津。
着装清爽:夏季衣着应用棉、丝、麻制品,吸汗透气,使人清爽舒适。化纤衣服尽量少穿,由于其“闭气”,不易散热,湿热贴表,易滋生皮肤病。
皮肤清洁:夏季皮肤暴露多,易致感染。保护皮肤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清洁,经常洗浴,不要过多使用化学化妆品,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伤害。
居室清凉:清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中午门窗关闭,避免高温侵入,清凉环境,使人心静神安。夏季使用空调一般在24℃到26℃即可,不宜长时间使用。
**谨防暑湿,健脾祛湿是关键
暑天湿邪困脾,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统血,统气,统水液,它秉性喜燥恶湿,一旦受湿邪入侵,易导致痰湿,即所谓“脾虚生湿”。产生水肿、气闷、困倦、迟钝、乏力、厌食等不适。
简单的穴位按摩可祛痰湿。丰隆穴配合承山穴。
祛痰的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按摩丰隆穴,去湿化痰、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经络疏通,还能祛脂减肥。每天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3分钟即可。祛湿的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肌肉浮起的尾端极。用指按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可以振奋阳气,排除体内湿气。
**减苦增辛,夏季也要养肺气
夏天之际,心火旺盛,应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宜食暖,不凉腹,慎食肥腻,多食蔬菜,不吃夜食,不多吃生冻之物。
心火旺盛,为什么要养肺气,又为什么要减苦增辛?
心火太旺,火能熔金,易伤肺,另外,夏天总吹空调或吃冷食,也易寒气伤肺。阴阳五行中,辛味入肺,因此养肺气需增辛。湘菜、川菜等辣味食物,不宜。而葱、蒜、姜等辛辣菜品要温和很多,夏季可适当多吃,才能达到养肺之功效。
还有一种养肺的方法--笑!夏季炎热苦闷,很易闷闷不乐、心情烦躁,这也是在伤肺。中医说“常笑宣肺”,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会不自觉地深呼吸,呼吸畅通可以改善肺部功能。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要放声大笑、狂笑,否则乐极生悲就不好了。
**避免宫寒,切记夏天勿贪凉
衣着单薄、空调、冷饮、生食……寒气正透过裸露的肌肤侵入身体,女性特有的脏器--子宫正一步步受到寒气威胁。女性体质属阴,过度贪凉,易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而侵害子宫。
如何判断宫寒?痛经、黄褐斑、性冷淡、月经延期甚至闭经、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等症状的。每次月经,经血颜色黯黑、白带色白清稀且带有腥味,面色黯黑或苍白无华,舌色黯淡,舌苔白且水滑,都是宫寒的表现。
子宫温暖,气血才会通畅,按时盈亏,子宫里的“宝宝种子”才会发育,但一旦宫寒,血气遇寒凝结,没有适宜的温度供胎儿生存发育,也是不孕不育的原因。
盛夏防寒应少吃冷食,尤其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西瓜、绿豆等性寒,要适可而食。平时多喝红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气。在餐前吃,不仅能主动化解所吃食物的寒气,也有助于缓解痛经。若遇到雨天,可以多煮些姜茶喝,生姜多放几片,对潮湿天气驱寒是比较好。
空调房里的保护。备外套或披肩遮盖在裸露的位置。颈肩背、腰腿、膝盖甚至脚都不能受凉。空调房待久了,去户外走走,助于体内寒气的发散。
拒绝盲目减肥。很多女性想在夏天借节食、减肥药等手段快速瘦身。以非正常手段排出多余水分和脂肪,在中医看来,寒邪很易乘虚而入,攻击子宫。腹部脂肪紧密联系着子宫健康。多活动,不仅促消化,还助于活血,疏通经脉、改善循环,祛除寒气,使全身温暖,这就是“动则升阳”。
【养生药膳】
鸭蛋补夏。夏天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莲子养心。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味道虽苦,但可以清心火,养心安神。
莴苣通气。莴苣能促进肠蠕动、通利消化道,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蔬菜。
**炒绿豆芽:
[配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烩面筋:
[配料]水面筋500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个适量。
[做法]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水面筋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食盐,待面筋熟透入味精,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解热、除烦、止渴。
**蚕豆炖牛肉:
[配料]鲜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块,先汆一下捞出淋水,锅内放适量水,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调味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适宜。
【通神好药】
小暑时节,黄鳝体壮而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故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其实,“小暑黄鳝赛人参”还有另一层意思,这与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蕴含着“冬病夏治”之意。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此时若内服具有温补作用的黄鳝,可以调节脏腑、改善不良体质,到冬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发,达到事半功倍的补益效果。
鳝鱼,味甘性温,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是病后体虚、身体羸弱、营养不良者的上好滋补品。黄鳝还有增强性欲的作用,是阳痿等性功能障碍患者的食疗佳品。糖尿病患者,坚持每天食用100~150克鳝鱼,对血糖稳定大有裨益。
黄鳝虽好,并非人人皆宜。黄鳝属温补类食物,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支气管扩张、感冒发热、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炎症患者不宜食用。对于平素易“上火”的朋友,对黄鳝也要敬而远之,以防“火上浇油”。
【正安医嘱】
正安中医孙乃雄大夫小暑节气医嘱:
一、絮语养生
虽然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能抗拒的规律,但是通过合理的生活以延长寿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保养生命的过程称之为养生。
《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万物是天地之气交感后化生的,因此传统文化讲究天人相应,认为我们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跟随者天地的节奏而律动。天以六为节,取自阴阳二气,各有三气,三阴三阳,合起来是六气;地以五为度,五行金木火土金水顺次排列,这就是五运。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更是我们平时养生的法尺。
养生的关键其实在推究其中的原理,合理的生活。虽然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完全相同,但是养生应该尊崇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原则,轻轻松松养生就不在话下了。
二、小暑时节
小暑节气位于六气主气中少阳相火末尾,五运主运中土运的中期。客运和客气随着年份的不同在改变,但是主运主气每年如此,因此养生的重点还是在主运主气上的。
火有君相之分,“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为少火,相火为壮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而相火在小暑季节明显旺盛起来,在下一个节气大暑达到顶峰。五运中第三土运是五行变化中由春夏的阳向秋冬的阴转折阶段,这个时期土中湿气正在逐渐的积蓄,不足为虑,但是六气中逐渐旺盛的少阳相火却是需要我们详细推究一二的。
少阳相火属于壮火,壮火食气。因为火热耗气,所以在比较热的环境中我们容易气虚而导致困乏。另外人体津液蒸腾气化而出就成为汗,这个过程中阳气是由阳气推动的,夏天天气较热,容易汗出,汗出多了损失的不仅仅是津液,更多的是阳气,所以《伤寒论》有“大汗亡阳”的说法。因此孙思邈所说“夏月常服五味子”是很有道理的,就是用五味子收敛肺气,防止阳气的过度消耗。而且五味子五味咸备,酸味独胜,敛肺气之余也有补脏益阴的作用。
说到这里,我们或许会想起“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似乎与孙真人所讲不同。其实两者不相矛盾,这句话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话应该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却要从这个“根”字说起,根者根基、根本。王冰是这样注解的:“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也就是说虽然春夏是阳气生长发越的季节,但是阳气的生长却是本于阴气的,因此就需要在春夏适当的补益阴气,帮助长养阳气。五味子一方面可以减小阳气的消耗,另一方面又有补益阴气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不惟有弊,反而有益。
三、小暑养生
夏天容易中暑,简单地讲中暑可以分两种。一种是阳暑,是因天气炎热而大汗淋漓,从而暑热内扰。另一种是阴暑,是因天气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
因此夏天“大汗淋漓”不好,“吹风纳凉”、“饮食生冷”多了也不好。很多人都觉得夏天真烦,老是出汗,宁愿呆在空调的房间不出去,这就留下了不好的隐患。我们都知道肺主气主表、合毛孔、通于天气,表里不通则气郁于内而化热。长期表里不宣通就会郁热过重,轻则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头痛头晕、鼻血时流,重则不思饮食、口干苦、口气秽浊、烦躁抑郁、大便不爽、小便不利,如此种种,不一枚举。因此夏天我们还是需要出汗,但汗不宜多,汗多会亡阳。
入夏以来,万物繁茂,体内阳气随着天地的节奏也发越而上,阴气就会不足,因此我们就需要一些东西补益阴气,适量的应季瓜果是首选。瓜果虽好,但是多吃就会导致脾胃虚寒、中气虚羸,所以我们虽然需要 “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但是也需要适度。
四、养生建议
小暑时节暑热居于外,我们需要趋避有时,适当出汗有益健康。这个时节万物藩秀、生机发越于外,我们的阳气也随之发散于表,阴气耗散过多,需要适当的调补阴气。因此总的原则就是顺应天地律动,一方面调畅周身阳气,另一方面顾护本身阴气。
养生之要,在于阴阳,诸位道理通达,自然就游刃有余,笔者姑且略提一二点养生建议,以供大家触类旁通。
1、粥饮水果
夏天时大量出产水果的季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只吃应季的水果,反季节或者过季节的水果不宜吃。另外水果不宜多吃,水果含有很多的水分、糖分,水分容易生湿、糖分容易化热,湿热积累起来危害就比较大了。
另外这个节气我们还可以吃木瓜,木瓜原长于墨西哥南部的热带水果,在中医中又称为宣木瓜、贴梗海棠,味酸,性温,有益胃生津、润肺养阴的功效。木瓜的吃法也很多种,生吃、蒸煮以及炖汤都可以。在这里我介绍大家一款炖法,除了益胃生津之外还有滋润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用银耳15克,木瓜(中等大,最好是自然熟)1-2只,甜、苦杏仁各12克,冰糖适量。将银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净;木瓜削皮去籽,切成小块;南北杏仁去衣,洗净,连同银耳、冰糖一起放入炖煲内,加适量开水炖煮20分钟后即可食用。
除了应季水果,我们还可以吃粥食健脾益胃,如苦瓜粥、红豆粥、绿豆粥或者银耳莲子粥之类。
2、茶
生活中除了食疗以外,也可以茶疗,选择清淡微苦而芳香的绿茶,正好可以清解暑热、利水渗湿。茶不宜酽,过犹不及,清淡的绿茶可以健脾益胃,过浓的茶反而会阻碍脾胃之气的运行。
小暑季节暑热在外,阴虚于内,我们可以在泡绿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中药,顺应季节调整:
金银花味甘微寒,加入茶里可以清热养阴;野菊花芳香微苦微辛,加入茶中可以散火清肝明目,也可以用杭白菊,杭白菊芳香味甘不苦,较野菊散火清肝之力弱,而有温升之力;当然还有上面说过的五味子,五味咸备,酸味独胜,足以补益五脏气,而又以酸敛为主,是夏月培阴益阳的佳品。这里五味子正品是北五味,又称辽五味,北五味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其副品南五味,又称西五味、川五味等,其果粒较小,红色,肉较薄,品质较差。两者比较好鉴别。
另外可以辅茶的还有很多种,比如玫瑰、茉莉、合欢皮、茯神、莲子等,我们只要知道了原则,足可以举一反三,笔者就不用一一枚举了。
【正安文化】
7月,正安文化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免费公开课,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正安生活】
四季香草饮--清咽茶。由中国药膳研究会副秘书长、教授、主任医师赵国新先生推荐,集正安中医加减化裁,配伍而成。
盛夏时节,优惠连连!纯中药的正安#清咽茶#限时包邮啦!坐在办公室泡上一杯漂亮的清咽茶,养咽生津~美哉美哉!http://t.cn/zQPrhQ0
【联系我们】
【正安中医】
北京五四店: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42号(故宫东北角往东200米路南)
北京美仑店:北京市朝阳区科荟路51号院美伦堡13号楼(北师大朝阳附中东侧)
深圳书城店: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深圳书城中心城S169
咨询预约电话:010-65125070 15811197583
新浪微博:@正安中医 @正安中医约诊 @正安睡眠研究中心 @梁冬
正安中医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zanchina
学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学院客服电话:010-64009772、151 0113 2691、188 1122 9397
新浪微博:@正安文化
正安生命资产管理学院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lifeta
正安中医官方淘宝店:Zanchina.taobao.com
新浪微博:@正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