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056500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拥有天文望远镜之后。。。(一)
(2011-09-16 21:47:44)
序
言
这篇文章原本发表在《天文爱好者》2010年第9期。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意外损坏,原始文档已经丢失。所以一直也没有放到博客上来。近期整理资料的时候,重新输入到电脑里,并且重新配上了图片。终于可以放到博客上来与各位同好交流。当时写这篇文章,是发现很多刚刚购买了天文望远镜的爱好者不知道用望远镜来干什么,看了月亮之后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看了。所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够指导入门的同好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天文观测水平。
拥有一架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很多刚刚入门的天文爱好者的梦想。当用自己数月的积蓄或者数年积攒的压岁钱购买了第一架真正的天文望远镜之后,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将它指向夜空,寻找那些曾经在众多天文杂志和网站上看到的神秘而美丽的天体。可是,往往会发现除了太阳、月亮之外,那些美丽的天体却不知藏在哪里。
实际上,天文观测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文望远镜也不像电视机那样打开来就能看。天文观测需要你熟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熟悉夜空中的星座、天体的位置,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甚至还要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盲目地将望远镜指向天空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当你拥有了一架天文望远镜之后如何开始天文观测呢?
首先,要了解望远镜的性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你对手中望远镜完全不了解的时候,很难想象你能拿它看到什么。除了口径、焦距、倍率这些数据外还有一个参数——视场。这是在实际观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你能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星空的范围。在不同倍率下视场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如何知道望远镜的视场大小呢?这有一个基本的公式:视场=目镜视场/倍率。目镜的视场是由目镜结构决定的,例如一般常用的普罗素目镜视场大小大约是50°—55°;倍率=物镜焦距/目镜焦距。知道了视场大小,你就很容易通过比对星图来确认你所看到的星空。再就是,任何望远镜都有一个极限分辨率,这个取决于望远镜的有效通光口径。你可以使用很大的放大倍率,但是由于受到极限分辨率的限制,看到的细节并不会增加。一般的小型望远镜用到100-200倍已经足够了。
另外,你还需要了解望远镜的支架。如果是赤道式支架(赤道仪),那么你还需要掌握它的使用技巧。经常看到一些刚入门的天文爱好者在架设望远镜的时候不管东西南北,把赤道仪随便一摆开就开始寻找目标。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这不仅不能发挥赤道仪在观测时候的优势,反而比地平式支架更加难用!
接下来,你需要有一个星图。市面上有一款非常简单的旋转星图,不过这个星图只是用来认识星座的,并不适合指引你用望远镜来观测星空。你需要一个比较详细的、至少能够显示7等以上亮星的星图,而且还需要标注一些比较明亮的深空天体。这样的星图才可以用来指导观测。如果你有一台个人电脑的话,建议安装一个电子星图。现在有很多版本的电子星图可以选择,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就可以了。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实时显示你头顶的星空,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印出特定时刻的星图。
等待一个好天气的出现,你就可以开始天文观测了。
天文观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简单的、容易观测的目标入手。第一个目标就是月球。因为月球足够明亮,用望远镜找到它并不费力。不同的月相所能观测到的月面特征是不同的,所以要完成对月面的观测也需要不少时间。通过观测月面,还可以进一步熟悉望远镜的操作;通过比对星图可以了解本地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时间规律。这些知识的累积会为你以后的观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月亮是一个非常好的观测目标
在完成对月面的观测之后,你可以开始观测大行星了。这里所指的大行星是比较容易观测到的、比较明亮的大行星。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四颗大行星即便使用60mm口径的天文望远镜也可以观测到圆面,因此非常适合业余观测。观测大行星要比观测月面困难许多。一来它们用肉眼看上去同背景恒星差不多;二来它们在夜空中的位置变化远比月亮来得慢,如果不是长期观测很难察觉到;再则它们的亮度和视面积远远小于月球,需要使用较大的倍率才能够观测到行星表面的特征。观测大行星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当它们运行到太阳附近的时候,将不会出现在夜空中,所以观测大行星经常需要等待合适的观测时机,一般来说外行星(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在冲日的时候非常适合观测;而内行星(地球轨道以内的大行星)则是在东、西大距的时候适合观测。
业余条件下使用小型望远镜观测大行星能看到些什么呢?不要同杂志或者网络上的精美照片比较,那些都是通过CCD拍摄的效果,目视观测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大多数情况下目视观测大行星也就绿豆那么大(甚至更小)。即便如此,有经验的观测者仍然能够分辨出木星的云带和大红斑、土星的光环、火星的白色极冠和金星的相位变化。当然,这些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和精确的调整焦距。另外还需要调整赤道仪来跟踪大行星的运动,否则在短短的数秒内它们就会跑出你的视场。通过对大行星的观测,你将更加熟练地操作你的望远镜,同时对大行星在星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你也会更加熟练的利用星图来确定观测目标的位置。这一切又为你以后的观测创造了条件。
拥有天文望远镜之后。。。(二)
————————————————————————————————————————————————————————————
请多多支持LP的淘宝博客
:
http://blog.jianghu.taobao.com/u/NDUxNzIw/blog/blog_list.htm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11/09/12日面的黑子群
后一篇:
拥有天文望远镜之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