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江苏高强级反光膜指示牌不公正交易杂谈 |
如果按常理来说,一项经过招投标来确定购买的产品,其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应该是最低的。但当今有些事偏偏就有可能颠覆常识。通过激烈竞标、严格评审,最后中标的产品价格要比不参与招投标的出厂价高出许多。最近网上一则“江苏二亿更换高速标牌、厂家称招标价高于出于出厂价。”的报道让人嘡目结舌,现实生活中还真就有这种不可思议之事。
而生产厂家面对记者的电话询价,报出的价格都比招标价格要低很多,有一家公司指出,他们所报的价格都是出厂价,“如果招投标的话,这个价不可能。”他告诉记者,招投标对他们厂家而言,花销就比较大了,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尤其是打点费用,“价格至少要比现在的报价高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
听到生产厂商的这种大实话,不知有关权力部门、监督部门作何感想?招投标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竟被人为操弄到了这种境地,这也许是当初的招投标设计者所没有想到的。肯定有悖他们的初衷了。
其实招标价格比不招标价格更高的事例这次的路牌事例并非第一例,以前就曾经听说过这种事。“ 一支“硫酸软骨素注射液”在医院售价28.92元,相同药品在药品超市零售价仅为0.45元,医院售价高出药店63倍多!而如此高价的药品,竟然是通过招标采购进来的。这是最近福建寿宁县南阳镇发生的一件怪事。 ”药品招标采购自1999年开始试点,是国家为了降低医院药价,减轻百姓就医负担,打破医院与企业购销之间的不正之风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医院所进大宗药品必须经过招标采购。然而,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却变了味,走了样。患者不仅没有感受到招标应带来的药价降低的好处,反而要花数倍、数十倍的高价就医用药。 还有建筑领域、物资采购领域,甚至在政府采购这一块也都有过招标价格更高的怪事。这个中的究竟不去说大家也能明白这里面的曲折。招标与投标串通,投标企业联手抬价,标书条款不公平,评标过程不公开等不公正交易行为,使得招标成了“阳光下的腐败”,民众由衷希望这些丒闻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越来越少,让招投标真正能成为公平公正的阳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