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黔东南镇远古镇舞阳河旅游图片 |
分类: 西行漫记 |
镇远古镇是不收门票的,这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而到了这里以后,它秀美的风光,幽静的街巷、穿城而过的舞阳河水以及生活在这里安详淳朴的人们,又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古朴的建筑群里,舞阳河蜿蜒而过,整个古镇像极了太极图。

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


著名的青龙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贴崖壁而建的古建筑群,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古码头的母子雕像,是昔日古镇人们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屏山是古镇城北屏障,“端直苍阔如屏风”,因此得名。登上石屏山顶,可以俯瞰古镇的全景以及贯通古镇的湘黔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呼啸而去,给平静的古镇带来了动感。

我们行程的后半程赶上了阴雨天,在我看来,这种天气正适合游古镇。细雨中,青石板路泛着光,雨水沿着房檐滴答成串,街边的人闲坐在铺子门口看雨发呆,古镇一副安然恬淡的模样,别具味道。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古朴的建筑群里,舞阳河蜿蜒而过,整个古镇像极了太极图。

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

舞阳河水如碧玉般缓缓流淌。两岸沿河而立的贴崖建筑、古巷城垣、石瓦青砖,无不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著名的青龙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贴崖壁而建的古建筑群,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古码头的母子雕像,是昔日古镇人们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里没有工业的喧嚣,没有摩肩接踵的吵闹,只有恬淡的气息和安详的脚步,炊烟袅袅升腾在屋顶上,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烟火气,一阵浓郁的饭香飘来,把你从无声的时光画卷中拽回,说不出的美好。





石屏山是古镇城北屏障,“端直苍阔如屏风”,因此得名。登上石屏山顶,可以俯瞰古镇的全景以及贯通古镇的湘黔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呼啸而去,给平静的古镇带来了动感。

细雨中,古镇和远山烟雨朦胧,一片静谧。




下来石屏山走走古巷道,这是带有徽派气质的古建筑群。精致的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门楣门窗,肃静典雅的青砖灰瓦,古巷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复兴享、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


与很多古巷不同,镇远的古巷是沿着山弯曲向上的,古宅大门也是斜对小巷的,因此被称为歪门邪道。这是因为当地称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建房开门很有讲究,都选择朝着东南或者西南方向,故而成就了歪门邪道。



古巷道里的小吃很多,驻足下来,品尝小吃,聊一聊风土人情,不失为一大乐事。

斑驳的大门和长满青苔的石阶,充满古意。

傍晚,舞阳河畔的美食一条街开始热闹起来。尝一尝特色的酸汤鱼,肠旺面,酸汤鱼看起来红红火火,其实也没那么辣,汤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老板说放了木姜子,鱼嫩滑,汤鲜美,配着米饭,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镇远古镇,多彩的文化在历史的穿梭中得以沉淀,各路美食在这里汇集。这里的慢时光,慢生活承载着过往百年的记忆,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时光很慢,岁月可逐。这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古巷道里的小吃很多,驻足下来,品尝小吃,聊一聊风土人情,不失为一大乐事。

斑驳的大门和长满青苔的石阶,充满古意。

傍晚,舞阳河畔的美食一条街开始热闹起来。尝一尝特色的酸汤鱼,肠旺面,酸汤鱼看起来红红火火,其实也没那么辣,汤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老板说放了木姜子,鱼嫩滑,汤鲜美,配着米饭,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夜色降临,河道两侧光影流动,璀璨的灯光越发衬托了古镇的静怡之美。这样的夜晚,轻椅窗边眺望河道上的夜景,无需刻意便能感受到古韵十足的惬意和悠闲。


镇远古镇,多彩的文化在历史的穿梭中得以沉淀,各路美食在这里汇集。这里的慢时光,慢生活承载着过往百年的记忆,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时光很慢,岁月可逐。这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前一篇:西江千户苗寨的古韵风情
后一篇:秋日太行,菊花爆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