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抬上的孩子们

(2019-03-05 08:08:56)
标签:

春节庙会

高抬

旅游

图片

分类: 行走太行
      高抬是春节期间的特色传统民俗,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的空中艺术。而演员们都是几岁的小孩子,他们身着戏服,站在铁架上,由大人们用宽布带把上身和腿与数米高的铁架捆绑在一起,根据剧情做出不同的姿势和造型,由拖拉机拉着沿村街表演,独特的造型非常夺人眼球。根据各地传统和习俗,有的地方是是背阁,由成年壮力背着一两个孩子表演;有点地方是抬阁,由几个人抬着几个小孩子表演;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地方取代了人力,用拖拉机或者小卡车,虽然仪式感和味道稍有变化,但铁架上的孩子们可以更多,也更安全。春节期间,涉县山村的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和协助下,从化妆、道具服装、到绑扎定型等一系列的准备,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吃了不少苦,挨了不少冻,独特的造型也成为庙会上最大的亮点。这就是民俗。一年又一年铿锵的锣鼓声中,高抬这项特色的节目在长辈和孩子们的更替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本图文记录了孩子们演出的整个过程。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早晨8点左右,原曲村大戏院聚满了参加演出的孩子们,他们早早来这里等待老师和家长化妆。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村子的长辈组织者们一身多能,仔细认真地为孩子们打扮。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男人们平日里做农活的粗糙的双手,这个时候变得灵活细致,化妆、扎花各显神通。
高抬上的孩子们

已经化妆完毕的小朋友又穿上了棉服,化妆的时候看他冻得不行,问他冷不冷,他咧着嘴说手冷脚冷,老师边化妆边安慰: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高抬上的孩子们

两个小姐妹指认着自己在高台上的位置。
高抬上的孩子们

或许是想到了绑在上面整整一个上午不能动弹,小姐妹又似乎有些发愁的样子。
高抬上的孩子们

长辈们在交流。
高抬上的孩子们

第一个小朋友开始准备了,只见她骑在固定好的铁架上,双腿同时用绑带一圈一圈绑在上面固定,这一上去,就是几个小时不能下来了,寒冷的天气,在上面又不能动弹,真心心疼这些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固定好后穿上服装。
高抬上的孩子们


另一个小朋友也开始准备。我在想,这样小小年纪,如果是城市里的孩子会怎样,吃得了苦吗,受得了冻吗?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孩子们要一个一个地上来准备,最早上来准备好的孩子就要挨冻,真是替孩子们冷啊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一般都是最小的孩子在上面。
高抬上的孩子们

这边的架子小朋友多,仔细看她们神态各不相同,有的若无其事,有的似乎不开心。
高抬上的孩子们

或许是冷,或许是害怕,左边的孩子终于哭了。
高抬上的孩子们

最后,她被安排在最下面,仍然是不开心的模样。
高抬上的孩子们

全部准备好后,出发开始庙会演出。
高抬上的孩子们

这是另一个村子的小朋友们,已经整装待发。


高抬上的孩子们

每一个车载着一个传统故事
高抬上的孩子们

沿街表演。
高抬上的孩子们

演出完毕,大人们上来卸妆。
高抬上的孩子们

这时候的家长也都在跟着忙碌。
高抬上的孩子们

孩子们一个个都下来了。
高抬上的孩子们

冻了一个上午,这个小朋友下来直打哆嗦。
高抬上的孩子们

来不及卸妆回家,妈妈就近带小朋友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
高抬上的孩子们

傍晚,全天的演出结束,孩子们坐在拖拉机上吹着冷风回家,她们有说有笑,看不到她们的疲惫和无精打采,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也是一年中让他们骄傲和快乐的童年时光。
高抬上的孩子们

高抬上的孩子们

木棉爱摄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特约旅行作家,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微博头条文章作者,植物爱好者
欢迎朋友们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zq92110),手机阅读更方便,内容更精彩。微信号:renxin996,微博@木棉爱摄影
太行峡谷最美的圣诞树冰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