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染塞外飞狐峪

(2014-10-08 21:15:52)
标签:

木棉

2014.10飞狐峪

秋色

旅游

分类: 行走太行
   凡探访塞外蔚州风光名胜者,大多会涉足古道奇峡飞狐峪。飞狐峪属太行八陉之一,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巍巍太行山脉的最东北端,恰在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又正好在太行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脚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的一条古通道。时值金秋,奇峡飞狐峪层林尽染,缤纷绚烂,上演着一场空前的色彩盛宴。

1、飞狐峪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正南13公里宋家庄镇。是历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
秋染塞外飞狐峪


2、”陉”为太行山中东西向横谷,著名的有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为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通道。
秋染塞外飞狐峪


3、飞狐峪这一带山势高达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到2500米之间。
秋染塞外飞狐峪


4、飞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绵延20余公里,最宽处70米到100米,最窄处仅10米左右。
秋染塞外飞狐峪


5、在没有汽车、火车等机动运输工具的时代,飞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高原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
秋染塞外飞狐峪


6、明崇祯时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的《飞狐口记》,形容飞狐口的山势如”千夫拔剑,露立星攒”,山路”回首万变”,如”珠曲蚁穿”,高处”有如天门”,深处”令人旋踵转足”。
秋染塞外飞狐峪


7、清代吴蘖昌《北口峪》游记中称“疑神疑鬼,为人力当不受”。
秋染塞外飞狐峪


8、飞狐峪当地百姓说:”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
秋染塞外飞狐峪


9、飞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神幻复杂,逶迤蜿蜒20公里。
秋染塞外飞狐峪


10、峪内异峰比势,鬼斧神工。
秋染塞外飞狐峪


11、飞狐峪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闻名遐迩的古战场。
秋染塞外飞狐峪


12、中原之兵得之则可北控大漠,塞外之兵得之则可直取中原。
秋染塞外飞狐峪


13、历史上这里无数次大军过峪,战马嘶鸣。
秋染塞外飞狐峪


14、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出飞狐设代郡,至无穷。西汉武帝年间,大将军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曾纵马提师由此出塞远逐匈奴,千军万马,尘土飞扬,旌旗蔽日。三国曹魏年间,在依稀可闻的胡笳十八拍幽怨的曲调声中,飞狐空谷又曾留下文姬归汉的足迹。
秋染塞外飞狐峪


15、今日的飞狐峪,公路通达,车行顺畅,被称为京西绿色大峡谷
秋染塞外飞狐峪


16、更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寻觅历史遗迹的绝好去处。
秋染塞外飞狐峪


17、沿峡谷一路前行,有“一炷香”、“双箭孔”、“三仙思月”、“四将守门”、“五狗望月”、“六郎桩”、“七女峰”、“八仙洞”等奇峰异石,每一处奇观都会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秋染塞外飞狐峪


18、
秋染塞外飞狐峪


19、著名的“一炷香”。在进峪千回转之中蓦见一峰如柱,上接云霄,雾盘云绕,下垂谷底,沉重稳健,高32米,粗9米的石柱,《蔚县志》说它“形类塔柱,高耸入云”,象“棒槌山”,象“缝塔”。有人传说李广、杨六郎都曾在这里拴过马。所以又称拴马柱。百姓说这是“镇山棒”。明代兵部侍郎杨恃昌曾写诗形容它:“孤峰屹离撑,秀岩若天柱”。
秋染塞外飞狐峪


20、
秋染塞外飞狐峪


21、
秋染塞外飞狐峪


22、
秋染塞外飞狐峪


23、
秋染塞外飞狐峪


24、
秋染塞外飞狐峪


25、
秋染塞外飞狐峪
 
26、
秋染塞外飞狐峪
 
27、
秋染塞外飞狐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