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源最受摄影人青睐的橱窗角

标签:
洛克·外滩源女青年会大楼圆明园公寓安培洋行大楼美丰洋行大楼 |
分类: 专题-上海历史风貌区 |

圆明园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路,南起滇池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462米,1860年由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
02 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貌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装饰纹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
03
大楼由沪上华籍著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
04
协会由中国传教士华铨夫人等创建,志在联合全国女青年会组织,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益。1930年,该会通过募捐和赠款,购得圆明园路55号(今133号)土地,自建高层会所。
05
此外,该楼还曾进驻中国征信所、捷克领事馆等。
07
08 立面勒脚为石刻莲瓣须弥座,窗裙和压顶饰假石回纹,入口门楣为石刻勾头滴水批担,十分精致。
09
10
圆明园公寓,建于1904年。
11 建筑主体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局部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清水砖墙,整个建筑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
12
公寓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
13
在沿街的两个角部作了切角处理,并在底层做了半圆形的门廊配以爱奥尼克短柱,门廊上方则成了一个小型阳台。
14 圆明园公寓曾经进驻的机构包括谦信、汉成、亚洲花边厂等,其中谦信洋行为当时德商在华的最大洋行。
15
17
18
安培洋行大楼,建于1907年。
19
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
20,早期入驻的有爱尔德洋行等,1940年瑞士安培洋行设于此,并以此命名为安培洋行大楼。
22
23
24
25
26
美丰洋行大楼,原是一栋建于1897年仅有三层楼高的建筑,2006年启动改建,由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主持设计,2020竣工,修缮改建成现在60米高的14层大楼。
27
原建筑为古典主义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后局部加建一层,外墙由清水红砖砌筑,整体为横向三段式,三层的立面高度约15米,以连续的弧形开窗为主,窗楣上方带有精致的砖雕和山花,顶部有三扇老虎窗。
28
新楼为14层建筑,原建筑内部砖木结构以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替代。在立面上,底部三层墙面保留原始立面的安妮女王风格装饰与造型,优化窗洞和墙面的装饰细节,四层位置保留和修缮老虎窗与砖雕。三层以上部分为极简现代的立面风格,采用红色陶土砖作为装饰,开整齐简洁的方形窗洞。
29
改造后站立在街角的美丰洋行大楼,是从历史的脚印上非常和谐的生长出来的建筑,为城市街区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更像上海历史与未来的一个连接点,新与旧在此结合,让走过的人看到历史在此层层叠加的痕迹。
30
外滩源有关部门特邀街景写生画家把11栋百年建筑画成图画放进橱窗,打造出一个绝美的橱窗角。
32
圆明园路橱窗画:美丰洋行大楼、安培洋行大楼、圆明园公寓、女青年会大楼、哈密大楼。
33
北京东路橱窗画:亚洲文会大楼,中实大楼。
34 圆明园路橱窗画:协进大楼、兰心大楼、真光大楼。
35
北京东路橱窗画:圆明园公寓、女青年会大楼、哈密大楼、协进大楼。
36
北京东路橱窗画:兰心大楼、真光大楼、光陆大楼、广学大楼。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