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行:中国四大名楼第一楼之黄鹤楼

标签:
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武汉长江大桥千禧钟旅游杂谈 |
分类: 皖鲁赣闽湘鄂豫 |

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国家5A级景区,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共五层,总高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雄浑稳健;外部有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02
胜像宝塔,又称白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该塔是元代喇嘛教中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04
黄鹤楼两侧的瞰川亭和揽虹亭,系黄鹤主楼的配亭,起美化、装饰作用。瞰川意为登楼俯视长江,江汉交流,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揽虹指站在楼上便可把彩虹拿到,以此形容黄鹤楼的高耸。
05
07
08
09
由此侧门进入楼内参观,楼内各层大厅陈列有关诗词、书画、浮雕等,二、三、四层楼外有回廊、五层为瞭望厅,可远眺赏景。
10
12
“江天浩瀚”壁画。
13
14
15
17 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
18
19
20 登楼远眺,武汉三镇风光可尽收眼底,惜乎雾气太重。
22
23
24
宝铜顶,即清同治黄鹤楼楼顶,系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秋末铸造,由青铜铸成,中空,底部为莲花宝座型。
26
白云阁,建于1992年,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海拔75.5米,阁高41.7米,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
27
28 千禧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它以古编钟钟架为创作原型,将古编钟钟架单架立的形式演变为四周围合的空间架构形式,外观似亭,似架,新颖生动,蕴涵楚文化。
29
30
31 “崔颢题诗图”浮雕,展现了当年崔颢题诗的动人情景。浮雕由赵树同设计,全诗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崔诗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称名楼题咏三杰作。
32
“米芾拜石”铜雕。
33
搁笔亭,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为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楹联由曹禺所书,亭名由臧克家书写。
34
古碑廊,其中汇集了历代名人的诗词、题字书法真迹碑刻23方。
35
37 “归鹤图”浮雕。
38
鹅池,世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放过鹅,为纪念这一佳话,后人立碑建池。现池于1986年修建。
39
40 咖啡上裱有黄鹤楼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