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天河红旗渠-河南游之十一

标签:
红旗渠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山西平顺县石城镇河南林县 |
分类: 皖鲁赣闽湘鄂豫 |

50多年前,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林县人民用战天斗地的勇气和顽强毅力,力拔山兮气盖世,完成了这个无比艰难的水利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今天,当我们面对它时,又一次接受了红旗渠革命精神的洗礼;向无私无畏的林县人民致敬!
▼
红旗渠,现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虽然,现在红旗渠已成为风景名胜区,但是,它留下的宝贵的红旗渠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
▼
▼
▼ 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余平方米,布展面积2950平方米,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馆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
▼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平顺县石城镇,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 1960年2月,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开始修建红旗渠。1965年4月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工程全面竣工,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
▼
悬崖点炮。
▼
红旗渠通水庆典。
▼
▼
由红旗渠纪念馆乘车到青年洞参观。
▼
青年洞主入口的标志性建筑廊桥,整体形态犹如山间舞动的红飘带,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红旗渠精神的升华。
▼
▼
▼
廊桥全景,下载自红旗渠官网。
▼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总干渠上最长的隧洞,因该洞由300余名优秀青年修成,故名。
▼
青年洞的洞名,1973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题写。
▼
青年洞,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1960年2月10日动工,1961年7月15日竣工。
▼
▼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的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李先念的摩崖石刻“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