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古镇

标签:
新场古镇浦东新区杂谈 |
分类: 玩转上海 |

新场建镇于1128年,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据介绍,新场古镇现在保存有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建档立牌的优秀历史建筑98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不可移动登记保护建筑29处,历史建筑61处,有元、明、清时代的石驳岸1500米,以及古仪门69座等,形成了新场独特的历史风貌。
▼
有近千年历史,仍保留着比较完整水乡古镇格局的新场镇,极具江南水乡的韵味。
▼
洪桥景区,古镇最热闹的地方。这是洪福桥和第一楼茶园。
▼
连接古镇主街新场大街的洪福桥,建于明正德年间,取意为“洪福齐天”乃大福气、好福气寓意。
▼
吴记羊肉馆是古镇一家老字号饭店,据说创自康熙年间。
▼
第一楼茶园内一角。
▼
每周三、五、六下午,有评弹演出,我是星期一去的,否则会去听一回书。
▼
洪福桥,横跨在洪桥港上。
▼
由洪福桥向东洪桥巷南岸的下塘街,是古镇融进了现代元素的生活休闲街区。
▼
▼
▼
▼
▼
▼
▼
千秋桥,位于洪东街东头,是跨在东横港上的石拱桥,清康熙年间新场人钱建章集资而建,乾隆五十一年重建,桥身全长28米,桥宽3.9米,东西各有21级台阶,2002年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
南北桥孔二侧间壁上分别刻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和“济人即济己,种福即种德”两幅楷书联条。
▼
沿东横港而筑的廊棚。
▼
▼
新场大街。
▼
▼
原为新和酱园,建于清康熙年间,前店后工场布局,有房60间,现存12间。道光年间浙江钱氏买下此房,取名新和酱园,以生产艇球牌酱油驰名沪上。
▼
新场大街上的朱梦荣宅,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看上去很另类,里面好像是个Party策划公司。
▼
三世二品牌坊,明代朱镗、朱泗、太常寺卿朱国盛祖孙三代建造,文革中被拆,文革后重建。
▼
牌坊前有两尊石狮守护。
▼
石笋街与新场大街交界路口的石笋里牌坊。石笋里是新场的别称,因其河道中曾挖出深埋的石笋而得名。
▼
或许是星期一,来新场古镇的游客不多,显得清静、悠闲;走过石笋路,再往南,几乎是空巷了。
▼
▼
包家桥,原名受恩桥,由明朝御医、出生在新场的沈文正筹建。通桥之日,皇帝念沈的医术高明赏赐银两,故称受恩桥。
▼
▼
包桥港。洪桥港、包桥港、后市河和东横港四条河道两横两纵,把古镇划为“井”字型格局。
▼
▼
唤起旧时记忆的场景,年轻时司空见惯,已有几十年未见到了。
▼
洪西街。去新场古镇交通很方便:乘地铁16号线新场站下,换公交新芦线乘三站到新场,由洪西街进入古镇。
▼
▼
街上的手工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