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灵山胜境无锡九龙灌浴旅游 |
分类: 江苏浙江 |
2005年,曾游览过九龙灌浴和灵山大佛景区, 10月25日,除旧地重游外,又游览了2008年后新建的梵宫和小布达拉宫。
▼
庄重大气的照壁,长约40米,最高处7.2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灵山胜境与太湖相互辉映,好似佛教中的琉璃世界,因此题写了“湖光万顷净琉璃”的诗句。
▼
照壁的北立面,有赵朴初题的《小灵山》一诗,意思说我曾去过印度灵鹫山,那里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却一片空荒;而灵山香火鼎盛,重现了灵鹫峰当日盛况,就像灵鹫飞来一样。
▼
横跨玉带河上的五明桥,为汉白玉桥身,仿天安门金水桥。佛教把人类文明分为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五类,认为广学五明,才能更好地为众生服务。
▼
过五明桥,是精美庄严的灵山胜境门楼。正面的“灵山胜境”匾额由赵朴初题写;背面梵文的匾额,由季羡林教授题写。灵山原指印度灵鹫山,因山顶形状似鹫故名。据说,灵山之称源于唐朝玄奘法师从天竺(印度)取经回国,游历经过无锡,见马山景色秀异,便赐名为“小灵山”。
▼
洗心池。导游说,出灵山胜境门楼,就正式进入了佛国胜境;在开始佛文化旅程之前,要先到洗心池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洗手,带走尘世烦恼,换一种清新自在的状态进入灵山胜境。
▼
佛足坛。据说,佛祖在世时不主张世人为他造像膜拜,即将寂灭时,他于印度摩揭陀国留下脚印说:见到足印,如同见我。日后,信众便以佛足作为膜拜之圣物。
▼
灵山五智门。五智门门柱由整根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每个石柱上都有一只威武的石狮子。
▼
五智门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组大字。“六度”是学佛之人达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种行为准则。
▼
菩提大道又称“觉悟之道”,两旁共植银杏216棵。待到深秋,树影婆娑,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独具禅境。
▼
2005年1月前来,正值春节前夕,二排红灯笼,充满节日气氛。
▼
莲花缓缓绽开,金身太子佛像冉冉升起,顺时针环绕一周后合拢,隐喻“花开见佛、佛光普照”。
▼
高达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
沐浴喷泉按季节不同每日开放四到七次,这次我们没有等看浴佛,这是2005年拍的照片。
▼
佛教典籍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花园里忽然出现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九龙灌浴就是按这一故事设计的。
▼
当佛之诞音乐奏响,广场四方鼓乐齐鸣,水池四周蹲踞的九条巨龙喷出高达三十多米的水柱,沐浴佛身。
▼
从九龙灌浴广场看灵山大佛和降魔浮雕。右为喷水巨龙;左面的凤凰口中,在浴佛结束时会喷出72道涓涓细流,佛教称之为八功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