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游七里山塘-之一

标签:
七里山塘苏州评弹山塘河阊门 |
分类: 江苏浙江 |
“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净无尘…”,由蒋月泉朱慧珍演唱的脍炙人口的《白蛇-赏中秋》选曲,听了不下数百遍。
一直想去看看被称为老苏州缩影、吴文化窗口的七里山塘,却从未去过。
今年清明,没有像以往那样乘扫墓专车来回苏州,而改乘高铁前去。在祭扫父母之后,顺道踏青,到山塘街一游。
本想从虎丘走到阊门,但回到市内已下午3点多了,所以,只匆匆游了万福桥到阊门这一段。
山塘遗迹
▼
山塘街上,有不少古迹,这是桐桥遗址。看到桐桥遗址,马上连想起弹词《玉蜻蜓》中著名的折子书:桐桥得子。
▼
山塘街
山塘河
▼
街道一侧是山塘河。民居沿河而筑,因此在街上看不到沿河风光,要走到桥上才能看到。
▼
白天乘游船的不多,晚上乘船看夜景的非常多,候船的从船码头一直排到新民桥脚下。其中还有不少外宾。
▼
▼
书
▼ 看到三家书场(茶楼)。这是张建珍马志伟夫妇开设的“品味山塘评弹书苑”。张建珍曾获评弹金榜大赛女状元和东方演艺之星,是优秀中青年演员,我也很喜欢她的演唱。
▼
七里山塘书场。在门口张望了一下,看到朱斌在里面晃了一下,不知是不是他开的书场。
▼
山塘书院,规模最大。门口的电视屏幕播放着沈世华演唱的庵堂认母;里面有二个演员在表演。我想,到此多数是来体验一下吴侬软语吴文化的,不一定听得懂评弹。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女演员唱了几段小曲,然后二人合唱了一曲庵堂认母;那演唱水平末,就不评了!
后记:
为什么直到下午3点多才回到市内?
吃了方言同音词的亏!
在苏州火车站见一辆扫墓车在吆喝:到“兴隆”公墓…。我去的正是兴隆公墓,于是就上了车。上车后我还特意再问了司机:“到兴隆公墓的?”他回答:“是的”。
可是,到终点站一看,不对,问司机兴隆公墓到了吗?他说:到了啊。我说不对啊,我是到“兴隆”。他这才恍然大悟说,这里不是“兴隆”是“新麓”!天哪,晕倒!
原来,他吆喝的是新麓,我听成了兴隆;我问的是兴隆,他听成了新麓!
也难怪,新兴同音,隆麓在上海话和苏州话里虽不同音,却也容易混淆听错,何况大家都已先入为主。
于是,我只能下车,按一位老者的指点,走了一大段路,搭车到灵岩,再换车到达兴隆。此时已12点多,墓区已人迹寥寥了。
要说巧,当天还遇到一件巧事:竟然会在墓区遇见老同学杨柳及其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