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2010-12-15 20:58:40)
标签:

旅游

分类: 英法德瑞意梵荷比西葡

1114日到25日,在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和梵蒂岗五国游览了12天。回到上海,倒时差、休整了34天;断断续续整理照片,旧地重“游”,花了近半月,最近才松了一口气。

这次欧洲游,是报名参加上海国旅的团队游。有了到巴厘岛自由行的经历,看了驴友欧洲自助游的书和文章,真想也尝试一下。但终究底气不足,没有女儿当 “随团翻译”,我们两个面对洋人成了哑巴,恐怕无比艰难,甚至寸步难行,所以只能随团而行。

旅游行程名义上是12天。实际上,第1天在上海到伦敦的飞机上,第11天在巴黎回上海的飞机上,第12天早上6点已到上海,是虚设的一天,真正的游程仅有9天。

写点花絮,凑个整数,拼成十个。

一、最担心的是办签证。

交预付款时合同写明,如遇拒签,收取签证损失费每人2000元。二年前,女儿女婿申请欧洲游曾遭拒签(据说是有外地客遭拒而殃及整个团队),所以难免有点不放心。一旦遭拒,4000元不就泡汤了!因英国未参加欧共体,所以要办二个签证。国庆刚过就交了十几份材料:收入证明、房产证、六个月前存入的5万元以上存款证明等;团队中一女士因收入不到2000元,经其女儿担保后才予办理;其间,还去英国签证中心按了手印、拍了照;直到118日,总算签证完成。

二、最巧合的是与张主任同游欧洲。

在英国签证中心办手续时,遇见了张主任。竟然没有相约,只是缘分和巧合,我们成了旅友。张主任86岁,长我18岁。我进院时,他已经是有机室主任,从事高压聚乙烯开发研究。当时我在化机室。后来他领衔的试验车间并入化机室,他成了化机室主任,也成了我的领导。我们上次相见大概是三四年前了。一路行来,见他86高龄,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照样和大家一起登上3571米缺氧环境的瑞士少女峰雪山之顶,作为晚辈由衷高兴和羡慕。衷心祝愿他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三、最可喜的是交了个旅友。

我们这个团,由上海国旅、东湖国旅、春秋国旅、南京中旅和温州平和五个旅行社合并组成,共25人,其中徐老师是独自一人出游。她的丈夫还在发挥余热,经常在北京工作;女儿事业有成,定居美国。她酷爱旅游,刚游过东欧,又马不停蹄游西欧了。她性格直爽,为人热情,极善言谈。开始大家作为团友,只是一般的交往,一段时间下来,与我妻特别投缘谈得来,成了朋友。出游时二人总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我喜欢拍照和东看西走,妻有了伴,正好让我有了更多的自由。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四、最可笑的是意大利法国好象小偷成灾。

    一路上,导游除讲解外,提醒最多的是二件事。一件是“唱歌”,每当停车,就告诉大家哪里有免费洗手间,这真是一大功德,使我们全程没花一分钱。另一件是预防小偷。下飞机上旅游巴士,导游宣读了国家旅游局的一份材料,中心意思是防盗和注意安全,读完后要求每个游客都签了名,其意图不言自明。在意大利和法国,不但导游,地导在讲解中也经常会提醒大家注意钱包。想必那里小偷是不少的,好在我们幸运没有碰到。导游说:你被偷了,警察不会同情你,他们的逻辑是,有钱旅游是富人,无钱偷窃是穷人,需要同情的是穷人。真是不可理喻。

五、最侥幸的是没遇到大雪。

游程的后几天,到了瑞士和法国,当地天气预报有雨和雪,让我们紧张了一阵。侥幸的是除了晚上下了点雨,白天天气比较阴沉外,没遇到雨雪。全程基本无雨,只有在佛罗伦萨游花之圣母教堂时遇到了大雨。回上海不久,见到英国遭百年一遇寒冬,巴黎遭20年一遇大雪袭击,埃菲尔铁塔封塔的报道,更庆幸我们的幸运。

六、最得意的是看到了泰晤士河夜景。

16日傍晚,游程安排是参观国立美术馆。在鸽子广场附近下车时,我估算此地离泰晤士河不远。征得导游同意,我们与张主任及其儿子、徐老师五人去了泰晤士河。沿诺森伯兰街登上铁路人行桥时,夜幕已经降临,暮色中,世界最大的摩天轮——伦敦眼的巨大光环雄伟地耸入云霄,彩色的光影在水中闪闪烁烁;远处的大本钟和议会大厦轮廓分明;河的两岸流光溢彩,霓虹灯变幻着迷人的色彩。河边就是EMBANKMENT火车站,据说电影魂断蓝桥中的车站场景就在这里拍摄。看完夜景,走到国立美术馆,离集合时间还有10几分钟,赶紧进馆浏览了一圈,也算参观过美术馆了。哈,全团只有我们五人观赏到泰晤士河美丽的夜景,我们当然特别高兴。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七、最重要的是为外孙女购礼物。

出国前,外孙女对我们依依不舍,叫我们买点小礼物,还叮嘱早点回来。我们都答应了,显然,早回来是不可能的,买纪念品却念念不忘。每到一地,妻都为她挑一样或吃或玩或穿的小纪念品。每到一地妻都发短消息告诉她我们到了哪里,为她买了什么;她很高兴,每次都及时回信。见她高兴,我们更加高兴。就这样,电波连接着祖孙的心。隔代亲,就是这样的亲。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游花絮

 

八、最轰动的是掉队了。

在佛罗伦萨游览花之圣母教堂后,我掉队了。讲好110分集合,我提前三、四分钟就到了集合地点,见没有人,我以为他们还未回来,就又到附近去拍了几张照,边拍边看着集合点。110分时走到集合点,见还是无人,有点急了。赶快打手机给导游,导游说他已回过来接我了。原来,统计人数时,妻正与徐老师讲话,导游说人齐了走,大家就提前走了。走到一半,妻才发现我不在,赶紧叫导游。大家见少了一人,轰动了一阵。这时我打来手机,导游就过来接我了。

九、最失望的是吃法国大餐。

临行说明会上说到,行程最后一餐,将奉送吃法国大餐。当时想有这么好的事吗?旅行社推荐的自费特色美食中,法国大餐65欧元,竟能免费?带着这种疑问,去餐馆本无很高的期望,但实际更让人失望。据说,法国大餐注重口味,更注重环境和情调。我们用餐是在餐馆阁楼的一角,25人挤在三张长桌旁,黑人女服务员送菜走不进来,由我们做传送带,可想谈何情调。这也罢了。上菜了,前菜蜗牛,还不错。主菜我点牛排妻点鸭腿,鸭腿烤得不错;可是,这牛排简直老得无法吃,许多人吃不到半块就放弃了。第三道甜点,是冰激淋。这就是法国大餐!其实,不必去沾法国大餐的边,只说吃西餐,不是很好吗。

十、最珍贵的是845张照片。

这次旅游拍了近2000张照片,回来从中精选出845张,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好类,在每张照片上标明地点,加注了说明,花了我十几天,可谓工程浩大。但是,值!这些照片,虽然远不及摄影家所摄的精美,但照片上的一景一物、一山一水,都是我亲眼所见,是我眼睛的映象,是从我的视角看到的欧洲,所以特别珍贵,看起来倍感亲切。这些地方,此生恐怕不会再去了,日后翻看,一定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