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听课心得
(2014-04-12 20:45:19)《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听课心得
岔河中心小学
上周三,中心校组织部分教师到黑沿子小学观摩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我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由宋红梅老师执教的《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课”作为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丰南教育局提倡的模块教学思想,课堂各个环节清晰,环环相扣。在课中宋老师先出示了本课的探究目标,为学生的高效复习提供了指明灯。学生根据目标要求进行知识回顾与梳理,同时填写记录单。记录单给学生的知识整理提供了一个框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学生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习题的选择,教师也经过了精心考虑,题目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在习题的处理上,关注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简便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的理解,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全过程,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上。本节课并非简单的知识回忆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后探究课题的设计,使整堂课虽然在形式上已经结束了,但在学生的思维和头脑中并没有结束,他们会在课下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继续探究,使知识得到拓展延伸,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学习借鉴宋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致力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