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轧神仙”写歌赋》

(2025-05-13 14:47:22)

   《我为“轧神仙”写歌赋》

 

       梅锦煊

 

这两天,一年一度的“轧神仙”民俗文化活动,正在阊门石路南濠地区隆重举行,琳琅满目,如火如荼。看2025“轧神仙”活动,在内涵和区域上又有了拓展,不觉想起了“轧神仙”活动的那些往事。

流传于姑苏的“轧神仙”活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活动范围原先在城门内下塘,后又移至吴趋坊,皆因空间狭窄、拥挤等原因,无法使活动的传承发展得以有效的保障而移址。1999年,由江苏亚细亚集团投资实施、恢复重建的南濠街工程竣工开街,工程中将神仙庙移建至南濠街,这样使“轧神仙”活动迁移、扩大至石路南濠区域,有了足够的空间保障。

多年来,有幸参与了该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以及每年组织活动的相关工作。1999525日至30日,是“轧神仙”延扩至南濠、石路的第一年,加上新南濠开街,盛况空前,万人空巷,超越百万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苏州人的狂欢节”。

从此,一年一度的“轧神仙”活动,便在石路南濠地区举行,除“非典”那年停过一次,其余都如期举行,活动时间,3天、5天,最长为7天,活动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南面到石路老街坊、大剧院,西面到西石路,北面到山塘东段,东面到西中市。

“神仙庙”的移建,活动区域的延伸,参与人群的壮大,本真的坚守,内涵的深化,都为“轧神仙”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3年,为了更好地宣传“轧神仙”,提升主舞台开幕专场演出的艺术含量,要创作一首主题歌,撰写主题歌歌词的任务,便落到我身上。我思考:这是首大众歌曲,必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这是首叙事歌曲,必须交代历史,诠释文脉,这是首主题歌曲,必须紧扣主题,宣扬主流。

于是,我以四月十四轧神仙,一轧轧了八百年”这两句开头,交代了历史。中间部分,叙述“当年吕祖化乞丐,为民祈福来人间,来人间,祛病害、保康健,保康健,百姓乐、无挂牵。”第二段“如今普惠照天地,扶危济困星火传,星火传,大爱深、福祉添,福祉添,幸运到、更和谐。”在副歌部分,写了“轧神仙,轧神仙,你就是神来我就是仙,只要为谋福利,就是人间神与仙”,力求诠释“轧神仙”的主题宗旨。歌词写好后,由文化馆长、知名作曲家谈朝宁先生谱曲,成就唱响了这首主题歌。

如果说,主题歌是宣传“轧神仙”的普及版,那么,为进一步宣传“轧神仙”,我试图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用比较优美的文字,精湛的语言,对仗排偶用典等技巧,撰写《轧神仙赋》,讲尽“轧神仙”的前世今生,这是宣传“轧神仙”的升级版。

赋的开头部分,介绍起源:晚唐至,吕岩降。诞辰时,满室香,天奏仙曲,白鹤入帐。早年欲求仕途,可惜一梦黄粱。传天遁剑法,庐山遇火龙真人;授金丹之道,长安见祖师云房。遂得道成仙,侠骨柔肠。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迹;陆稿荐前沐泰山堂三巷东坊济穷帮

流传八百年,然而风雨沧桑,时世更迭,岁月沧桑。福济观荡然无存,吕祖仙几失禅房。百姓祭祖难寻觅,无奈迁徙吴趋坊,何其哀哉!躬逢盛,见南濠街整体改造,福济观乔迁移桩。己卯年四月,神仙庙开光迎香客;南濠街剪彩接宾朋。狂欢七日日月相连,聚众百万万人空巷

在书写了当今“轧神仙”的盛况后,也发出了感叹,嗟乎!八百余载,物是人非,逝者如斯。且夫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民间之信仰永存。文脉似巍巍山澹澹水,青山永恒,绿水浩荡。化迹万千,势不可挡,承之者昌,毁之者亡!在赋文后,还加了一句:谨以此文献给绵延八百年的“轧神仙”活动,以及为保护传承此民俗文化而付出智慧和辛劳的人们!《轧神仙赋》后来在《中国文化报》“轧神仙”专版上发表。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始终未断裂,这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庆幸此现象的同时,却未深究其因,其实,能延续传承的根本原因是人,是那些为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决策者、试行者、求新者、坚守者、保护者、开拓者、牺牲者,甚至包括一切参与者,这是他们的贡献。

                  2025年5月10日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10月0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