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5月12日

(2024-05-12 13:40:03)

          我爱唱《母亲》

 

           梅锦煊

 

阎维文的一首《母亲》,唱红了大江南北,感动了千千万万人,歌声把儿女们对母亲的牵挂、眷恋、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母亲内心对儿女们深沉、无私、高尚的情感表达得质朴自然,动人心魄。

最初吸引我的是阎维文的演唱风格,他透明亮丽的高音、宽广舒畅的音域、纯朴真挚的情感感染了我。曲调娓娓动听,旋律饱含深情,一直在耳边萦绕,再配上替千万儿女表达心声、倾注对母爱深情的歌词,自然使这首歌成为我的最爱。

我爱唱《母亲》,不仅是这首歌的音域、音色、音质和发音方法比较适合我,更为重要的是:对那首歌有自己的解读。经过了风雨沧桑的生命旅途,只有自己上了年纪,才能对“母爱”有更深的感悟,对“母爱”有更深的理解,也才能对“母爱”有更深的表达。

我的母亲是个农家女儿,出生在常熟农村,是外婆的小女儿,质朴而聪慧,善良而勤劳,嫉恶而爽直,爱孩子而敢于担当。深明大义,教子育女,颇有几分岳母、孟母的风采。因父亲长期在上海工作,她一人带着我们三个孩子,撑起了整个家。辛劳一辈子,压垮了她的身躯,不幸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细算起来,至今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我唱起这几句时,眼前总会出现母亲的勤劳的身影来。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兄妹三人都还小,母亲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仅照顾我们生活,还要供我们上学。靠父亲一人的工资,本来就比较拮据,不料,57年时在上海工商联供职的父亲,工资中的保留部分按政策要扣除,这样每月少了30元,一家人的生活就难以为继了。当时,政府正号召家庭妇女“生产自救”,敢于担当的母亲,毫不犹豫地走出家门,与邻居小姐妹(现在叫闺蜜)一起,创办了编结工场,加工羊毛衫,靠自主创业的收入补足了父亲工资被扣除的部分,才使家庭稳定了下来。不过,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竟夜孤灯剪影萧,悠忽双鬓冷霜飘”,母亲肩上的担子明显加重了。

“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每当我唱起这几句时,眼前总会出现母亲坚毅的身影来。

记得有一年,我们兄妹三人中有两人同时生病,而且还是比较重的病,急得母亲寝食难安,四处访医求药,还有天不亮就起来,赶早到菜场排队,买些鸡蛋等给我们补营养,那些年买鸡蛋都不太容易。药苦,小孩子不肯服,病情治疗不顺利,母亲还得耐心地哄。最要紧的是开支增加了,入不敷出,只得八方商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母亲真是操碎了心。然而,母亲从未在人前掉过一滴泪,“最是无私慈母爱,艰辛一世到苍颜.”,坚毅的性格伴随了她一生。

“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母亲与儿女的爱,是用血凝成的,这种爱会伴你一生,而且心甘情愿,在儿女的心灵深处默默的流淌着,无穷无尽,直至生命终结。身为人母,泣血含辛;身为人子,真正体恤又能有几?

《母亲》是一首亲情歌曲中的经典之作,相信它会永远流传。几年来,我也把《母亲》作为保留曲目演唱,记得有次在文联联欢会上就唱了这首歌,得到的评介是:声情并茂。其实,带着情感唱,每唱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因为,只有离开了母爱才会更深深的懂得:母爱如海,无穷无尽;母爱如露,滋润着每个儿女的心。

清袁牧说:“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母膝下过。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袁牧当时虽然年过花甲,想到远去的母亲,仍然泪水滂沱,悲痛不已。如果你的父母健在,请从现在起就赶快尽责尽孝吧,切莫像我一样,只能在歌声中去思念那远去的母亲,只能祈望母亲在天堂能感知到我的歌声。

                                                       2016年1月5日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