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串月”可以成为推动地区文旅产业链发展的引爆点
(2023-09-19 10:50:54)
起源于宋元时代的“石湖串月”,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民俗文化资源,也是大运河文化滋养的惊世奇观,“游石湖、看串月”民间习俗,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八月十八行春桥9个环洞,各映一轮月影于湖水之中,形成“九月一串”的惊世奇观,令人赏心悦目。为此,历代传承,与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卢沟晓月齐名,成为全国四大赏月胜景之一。
我们应当用好这种民俗优势、文旅优势,使它成为拉动地区文旅消费、经济发展的引爆点。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石湖串月为内核,把“游石湖”打造成苏州市民郊游、赏月节
“石湖串月”习俗,最早是由苏州人踏青、郊游、赏景、敬香而形成的,在江南最美的中秋期间,苏州人出城到近郊游览。石湖是集吴越遗址、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苏州人历来热爱生活,讲究生活品质,喜欢郊游,热衷于与山水亲密接触.这些足以反映出苏州人的智慧聪明,理念超前,生态意识强烈,民众生活方式新颖。同时,也表明了吴地社会相对和谐,百姓生活相对稳定,这是“石湖串月”得以累世传承的基本条件。“石湖串月”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十分宝贵的独特的资源,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就是要传承好民俗民风。
我们要发挥好地域优势,聚集人气,就应当把“石湖串月”作为“引爆点”,并通过这个民俗活动,以圆月为意象,逐步打造成综合性、全方位、规模大的“苏州人的郊游赏月节”,并创造条件,继续发展到每季搞一次:春季踏青游,夏日浪漫游,秋天赏月游,冬日休闲(赏雪)游,甚至根据情况,根据需要,可双月或每月的望日,组织一次,等等,这也是进一步倡导、做精、提升新时期苏式生活的内容,通过若干年的组织、引导,发动、推进、提高,逐步做成、做亮“苏州人郊游赏月节”这个品牌。
二、以石湖串月为主题,有意识地把渔家村建设成赏月小镇
渔家村区域特点,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南连石湖,北靠运河。只有分清区域特点,才能避免文旅项目的同质化。
根据这个区位具有独特优势,有两种思路:要么依托石湖作策划,要么紧靠运河做文章。(也许还有第三种:既南靠石湖,又北靠运河)
依托石湖作策划,要抓住石湖文化的核心精髓,再放大效应。做一个大而全的项目,不如做一个精而专的项目。石湖影响最大的、受众最广的,是“石湖串月”这个民俗,必须把这个作为核心来做、亮点来做。可以把渔家村做成一个“赏月小镇”,这个“月亮”,如同拈花湾小镇找到了“花”一样,既与旁边强势景区有着内在的关联,同时又延伸了旅游的产品链,依托重大民俗活动,会大大集聚人气,有可能实现双赢。
要充分利用“石湖串月”这个重大民俗带来的文化效应,我们应当在小镇的功能定位、街景设计、布局布点时,有意识地融入月亮的概念,这就给这群建筑、这个空间注入了灵魂。可建成赏月一条街,建成若干观月、赏月、品月的亭台楼阁,设置若干诵月、思月、咏月的馆室场、碑廊匾。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而石湖的月亮更美,更独特,扣住月亮,或许更能吸引人群。围绕月亮,能做很多文章,包括衍生文章。按照旅游的“四全”法则,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要求,每月明月高悬的时间段就可以分专题做,比如情人赏月、亲友赏月、对酒赏月、诗歌赏月等等。
三、以石湖串月为亮点,传承、发展好“游石湖”现代集市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清嘉录》中,卷八“石湖串月”一节有记载:十八日游石湖。昏时,看行春桥下串月。旧俗多泊舟望湖亭,今亭废,而画舫皆不轻往。
同样是清代的袁景澜,编撰的地方文献丛书《吴郡岁华纪丽》,也有相应的记载:行春桥在茶屿山下,跨在石湖上,与越城相近,有石洞十八个,又名小长桥。长虹卧波,空水映发,渔樵往来,如同图画。八月十八夜,苏州人到此看串月,乘了画舫唱着歌,欢游到深夜。周围一带的村民会连同亲朋好友一起游石湖,还伴随一些特色活动,如船拳、飞钢叉等。路边有不少摊点,如香烛等祭祀用品、各种小吃、应时果品、日用品等。
可以看出,历史上“游石湖”就是一个非常兴盛的民俗活动,也是一个人气非常足的集市,我们可以传承、发展好这个民俗文化集市,寻找一个合适的区域,融入现代集市元素,采取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大做长做强这个现代集市、时尚集市、新潮集市,取得文化、经济、社会效益。
据文旅部研究,文旅市集大体有几种:地域文化市集、历史文化市集、新潮文化市集、数字IP市集,等等,我们可以研究采纳。比如,成都新区搞了个国风烛光市集,深受年轻人喜欢,这种创新,值得学习。
这既是文化,又是经济,还有可能是民生。
四、以石湖串月为IP,推进创意产业创作旅游文创产品
首先,要有文创产品开发的意识,针对文创开发,立足石湖文化特殊性,通过创意思考,将产品延伸多样的艺术效果或外观,充分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功能。不脱离产品本质,以实用性和耐用性为基础,赋予石湖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这样的文创才更具生命力。
我们石湖文化创意产品可学习故宫文创,以传统元素符号为创作中心。比如石湖十八景、九孔串月,吴越之争,范石湖,田园诗,余觉绣庄,范蠡与西施等等,既有浪漫的,又有雄强的,还有诗意的,都有故事,都能成为IP。石湖文化的独特性,人文的丰富性,文创产品应当很丰富,艺术气息也更加的浓厚。
推动石湖地区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应当以“石湖串月”作为引爆点,抓住这个独特性、闪亮点,做好“四个一”,即:打造一个节庆(郊游赏月)、建好一个小镇(赏月渔村)、搭好一个集市(传统新潮)、创好一批作品(文创产品),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