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里读“纸梯”》
(2023-06-20 14:01:04)
《父亲节里读 “纸梯”》(随笔)
近日,一篇题目为《纸梯》的作文,在网络热传,有人说,是得满分的高考作文,也有人说是前些年的高考作文,并没得满分。无论哪种说法准确,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读后使人感动,尤其是在父亲节这个特殊时刻,读来更是令人难忘。
文章的一开头,这位女儿就对父亲说:你说你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有本事,你只是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我说我愿意,愿意带着“纸梯”一路前行。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亲,大概也都只能做个“纸梯”:既希望能帮扶儿女攀上人生的阶梯,又无法提供永远坚硬的支撑。而现实社会中的父亲,除了“纸梯”,恐怕有的是“竹梯”,有的是“木梯”,有的是“钢铁梯”,有的甚至是“钻石梯”,梯子的不同,便造成了一个“拼爹时代”,虽然“富二代”、“官二代”、“各类二代”占尽竞争优势,可这位考生女儿说:谢谢“纸梯”,你让我比别人坚强,比别人完美,我愿带着“纸梯”一路向前。这不仅是女儿对父爱的感恩,也是对父辈平凡的深解,更时代新人对人生道路公平的呼唤。
“纸梯”有时虽不能强大无比,却丝毫不缺深情。这位考生写道,为了女儿,在一个雪雨纷飞的日子,父亲一手提着一袋腊肉,转乘了三四趟车,来到老师家门口,和老师点头哈腰说话的样子和那双被冻裂的大手,实在难忘。临走时一个劲地拜托老师多关照,似乎把一辈子的谢都在那会儿道尽了,使她至今记忆犹新。此时,那架“纸梯”,柔弱的身躯,早已变得特别的坚韧。
为此,作者感慨地说:那个在我出生时第一个抱我的男人,那个在我生病时鞍前马后照顾我的男人,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生个儿子,我们爷俩保护你,如果你生个女儿,我保护你们娘俩”的男人,便是最坚强的“纸梯”,最尽责的“纸梯”,最完美的“纸梯”。
可再坚挺的梯子也总会垮塌,何况是“纸梯”,女儿深情地说,我无法想象几十年后你口吐不清,吃饭如同嚼蜡的日子。不知何时开始,你竟变得爱说重复的话,爱随手关灯。你开始变得邋遢,你曾经那么英俊。我的成长似乎建立在你的衰老上,你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我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女儿。
一篇《纸梯》,会使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形象呼之欲出。深深的父爱,渗透在平平淡淡的文字中,饱含在朴实无华的语言里。父亲的爱深沉、伟岸、弘远——忆父亲,更多出现的是背影,念父亲,更多浮现的是目光,思父亲,更多难忘的是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