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早春二月时》(散文)

(2023-02-22 13:06:28)

  《又到早春二月时》(散文)

 

今天,在明媚的阳光中,迎来了癸卯年二月初一。

窗外的小路,路边的梅花,桥下的流水,似乎都在争报着春的讯息,早春二月真是一个值得期盼的月份。

说到早春二月,忽然想起一部《早春二月》的电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根据柔石中篇小说《二月》改编的电影开拍,谢铁骊导演,演员阵容特强大,有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等。这部电影与苏州还有不少关系,剧中芙蓉镇的许多镜头,是在古城选取的,比如,一段主人公走过镇里小路的镜头,就是在老阊门水关桥拍摄的,少年时代的我们,还赶去看稀罕的事情呢,这部电影后来受到批判,再后来,这部电影又成为了经典,这些小时候都不懂,只有其中孙道临在小船上,甩长围巾的那个潇洒镜头,至今还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成为偶像。事实上,这部电影讲述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个人感情纠葛后,幡然觉醒,在早春二月里,投身革命的故事。

早春二月确实是个给人带来希望的时节,比如朱自清在他的《春》中写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而沈从文的观察是:各样花草都仿佛正努力从地下拔起,在温暖日头下,守着本分,静静地立着,尽那只谁也看不见的手来铺排,按照秩序发叶开花。

早春是催人奋发的时节,柯灵说,这大好的阳春景色,对大地的主人却只有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母亲总会对我们说,今天开始,不要再睡懒觉了,春天到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作家们常对故乡的早春,怀有特殊感情。鲁迅先生说,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伶的模样。先生对故乡早春细节的记忆,如同鲁镇、社戏和闰土般清晰。

而林清玄写春,却写出了另外的寓意。有一次,他疑惑地问父亲:“为什么过年到处都贴着春字呢?”父亲告诉他:希望年年有春,到处贴着春字,是祈望年年有剩余的意思。父亲还常说:“心里若有春,就是富有,心里若是无春,就是贫穷。”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早春二月虽然乍寒还暖,可梅花已报春了多时,柳树已经长出了嫩芽,春暖花开的日子还会远吗?

         (写于2023220日、农历二月初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