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菱形的性质》教案

(2018-05-03 10:07:38)
标签:

教学

分类: 教学

菱形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两条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1·c·n·j·y

2、过程与方法: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欣赏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感受身边的数学,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培养主动探求、勇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教学难点:菱形性质的证明及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巩固

 

四、教学过程

(一)折纸实验,引入课题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http://s7/mw690/001Y6UeJzy7kasnDIJU06&690

 

观察图形,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学习几何,一定要学会用符号语言进行描述,那么菱形的定义里边该如何描述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在无意识中得到菱形,将学生引入新课,认识另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www.21-cn-jy.com

(二)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你能举出生活中你看到的菱形吗?

学生回答,并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菱形

设计意图】:引入菱形的定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创设问题,自主探究

观察你们得到的菱形,它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分别从它的边、角对角线入手,并完成下表:

 

对称性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

中心对称

 

 

 

菱形的特殊性质

 

 

 

 

 

总结得出菱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对于菱形的两条性质,如何用几何语言描述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的推理能力.21教育网

(四)证明性质,规范过程

我们通过折纸观察得出菱形的性质,那么如何证明它们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1)、AB=BC=CD=AD

2)、对角线 ACBD

http://s11/mw690/001Y6UeJzy7kaswSLzAaa&690

设计意图】通过对猜想的论证,进一步突出菱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体现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推理是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 运用性质,讲解例题

学习了菱形的性质,那么如何运用并正确解题:

例: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2B,试求出B的大小,并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http://s10/mw690/001Y6UeJzy7kasB3hPje9&690
设计意图】将题型渗透到菱形的性质中,师生一起从整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写出规范过程。

(六)题组训练,巩固新知

1、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线

2、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

3、菱形ABCDBAD60度,则ABD_______.

http://s15/mw690/001Y6UeJzy7kasKJBj8ae&690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菱形的性质,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七)归纳总结,构建新知

对自己说我有哪些收获?

对同学有哪些温馨提示?

对老师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1、 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 菱形的性质定理:

①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②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菱形的两条性质,感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树立自信心.21cnjy.com

 

(八)布置作业,拓展新知

 1教材P112,练习1~3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练习的布置,使学生能在课外时间里也能加强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菱形性质的理解.21·cn·jy·com

五、板书设计

 菱形的性质{ 1、定义2、性质3、投影4、例题5、检测6、总结 }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菱形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性质,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1) 在性质的教学方面,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