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陵叙事
金陵叙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37
  • 关注人气:1,9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项目学习:深度学习的好形式

(2020-04-13 14:54:09)
标签:

微课程教学法

翻转课堂

教学

分类: 微课程教学法案例

微项目学习:深度学习的好形式

——读马莉莉《微课程教学法促进地理深度学习发生》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金陵

大凡与微课程教学法结缘的老师,都会对微项目学习情有独钟,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地理教师马莉莉就是其中之一。

微课程教学法借助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经验和现代技术成果,创意出融线性课程与离散课程为一体的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扬弃。

典型的特征有四个方面: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目标管理、问题导向设计学习任务;方法与视频共举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微项目学习促进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如果说,前三个特征保证知识学习的质量,那么,第四个特征——微项目学习则保证深度学习高阶目标的实现。这令困顿于传统教学的死缠烂打式的“应试教育”中难以自拔的教师们看到了希望。

微项目学习汲取了项目学习的精华:真实情境、协作探究(或创作)和成果展示。找到了协作探究适用于所有学科,协作创作适用于语文、外语、美术、信息技术等技能类课程的普适性规律。

微项目学习对成果展示的形式作了详细的规范。提炼为陈述、质疑、阐释,使学习走向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之路。

马莉莉老师很快对微项目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购买书籍,查找资料,研究起微项目学习来,并且付诸实践。

在“热力环流”一课中,她创意“切洋葱流不流泪”探究。在“城市化”一课中,她组织“苏州城市化”主题探究:让学生动手绘制苏州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以“苏州城市化,让生活更美好还是更糟糕”为题展开讨论;以“苏州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为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献计献策,使课堂成为聚会智慧的场所。

借教初中地理的机会,马老师又做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学习——水环境研究,历时一个月之久。这使马老师对项目学习有了全过程的了解,也对微项目学习把项目学习成果作本土化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做中学”的过程中,马老师对于微项目学习的掌控渐渐得心应手。“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马老师分别在本校和武汉市二十三中执教过。马老师借助本校昊镜湖风光旖旎,又在暴雨前后有水位、水流和水色的很大变化的资源,设计“变幻莫测的昊镜湖”探究。在武汉执教时,马老师针对当地每逢暴雨必有洪涝的常见现象、学校所在地又是内涝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实情,设计“城市内涝的原因和防御措施”探究。可以说,用活了微项目学习来自“真实情境”的要义。

马老师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在微项目学习中变得爱学习了,从知识的掌握,到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正在深度学习中迅速成长。老师们感慨而言:微项目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好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