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子如何不丈夫
要推中国历史上的完人,诸葛亮显然名列前茅。不管他的事迹生平加入了多少演义成分,他依然是完人。他是社会的楷模是士子入世的典范,普天之下率土之滨无不推崇敬仰如神如仙,千百年如此再过千百年也还会是如此。
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又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除了丰功伟业和拍案惊奇的故事之外更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前后《出师表》和他的《诫子书》。
虽然《出师表》和《诫子书》都称得上传世经典,但个人年轻时,读《诫子书》却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出师表》的那样的慷慨激昂那样的荡气回肠。觉得这《诫子书》似乎谆谆教诲有余而高屋建瓴则不足。像“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样的句子,不免平淡少文采甚至还有那么点絮叨,颇类凡夫教子,哪里像堂堂三分天下的蜀汉丞相?
及至年长,再细细品味,方始感受到其中的深邃,这样平实的教诲与细致的告诫,体现的是为父的对于稚子那份殷切的期待,恰是一种如沐春风。
中国人重情重义,家国情怀而外亲情友情更其细腻深厚。而所谓“父爱如山”,普天之下伟大也好凡俗也罢,没有谁能够割舍可以视若云烟的。不过有人表现的直接有人比较含蓄罢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也是天性,正应了鲁迅先生的诗句——怜子如何不丈夫?
2024.8.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