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评课稿
(2011-06-08 05:48:00)
标签:
育儿 |
分类: 工作随笔 |
《乡下人家》评课稿
《乡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语言朴素而清新,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叶老师执教这篇课文,也是“独特迷人”的:教师语言美,课堂教学和谐流畅美……
这节课,叶老师的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她妙语连珠,过渡自然,使本来就非常美的文章更是增添了几分色彩。整堂课就像是在欣赏一部优美的散文。
本节课的设计以听写词语为切入点复习课文内容,走进画面,读出味道,这是一大亮点。课堂上,叶老师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圈圈、划划、写批注,教师利用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走进乡村画面,这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训练。谈感受时,学生们各抒己见,体现了新课标“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的理念,和谐、融洽、欢快的课堂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过程。
叶老师还非常注重语言的积累,回归文本。叶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助文本对话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一组一组的词语,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的美景,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归巢的鸟儿、威武的公鸡,给人感觉不是在读词语,而是在欣赏画卷。教师采用以读为主的主策略,诱导学生跟老师一道来发现美,欣赏美,感悟乡村人家独特迷人之处。例如:“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这是课文中描写得生动形象的重点句子,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习作者的写法。捕捉住“率领”这个关键词语,想象“母鸡觅食”的画面,让学生联系老舍的“母鸡”,体验到母鸡的勇敢、伟大、慈爱,一派生机的场面。这时候再朗读,文字就是立体的了,画面活灵活现的在学生头脑里了。
在听叶老师的课,总感觉像那《乡下人家》中的美景,娴静、流畅,令人听了还想听,而且课很扎实,词语学习得很到位,而且每一个设计都是精心的。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非得挑刺的话,我只能浅薄地谈谈,供叶老师参考:
新课标强调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课上短语的朗读指导很美,对第二课时课文的朗读理解很有帮助,可有些词语我觉得指导太多,费了点时间,所以一个小小建议:可以省一点留给读课文,能不能加强朗读指导,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
在本节课的40分钟内,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课文中的景美,课堂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