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领论坛]邹鲁芯:少年时代的繁盛

(2015-09-22 13:37:12)
标签:

彩虹人生

教育

分类: 紫领论坛

个人简介:邹鲁芯,紫领计划六期学员,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座右铭:人不曾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

文章背景:我们要像月光一样,通宵守着静静的春天之夜,我们要像两个儿童。你把我用你的生命裹住,教我像你一样展开笑容。

[紫领论坛]邹鲁芯:少年时代的繁盛

   “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

 ——安德森 《海边一年》

     成长是一个将自己推向未来的过程。正如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中写道:“人是一个主观生命的规划,而不是一种苔藓、真菌,或者一颗花椰菜。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可并不是他想要成为的那样。”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承担责任是一种单纯的痛苦,但却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会说,现代社会中情感正走向一种边缘化。正如当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浪潮席卷西方世界时,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吞没了人们“浪漫”的幻想。人们迫于无奈地被安置在了一张偌大的“达玛斯提斯之床”上,屈从于工具理性的专制,一味的追求效率、秩序、量化与完美。所以会有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声,会有加缪笔下清醒却孤独的局外人莫尔索,会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蛮横单一的逻辑……

在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著作《小王子》 中,地球不过是一个荒诞的广场。那群或为权势或为金钱忙碌的人,只顾写大部头书而不愿意去关注一朵花的地理学家,虚荣迷,点灯人,为了忘却喝酒而用酒麻痹孤独空虚软弱、逃避生活的酒鬼,还有那些"拼命挤进快速火车","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些什么"的人。他们正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他们“存在”却并非完整的“生活”着,这样的荒诞体验反映出的正是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饥渴。人们不得不反思,真正的生存现状与生活的真谛到底是什么?高度的理性化的背后是一种荒诞,一种精神的麻木,我们需要的或许还是回归自我,求心见性,体味“尘劳”的价值。

2004年,18岁的 Mike Brodie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扒火车之旅发生在找到朋友车里落灰的宝丽来相机两天后。他搭乘火车通过46个州,穿越5万英里,用相机记录下扒火车的流浪汉们的生活纪实。2008年,进行这个奇异旅程的同时,他的作品获得了画廊的垂青,最后连法国罗浮宫也收藏了他的作品。但是他仍然继续他的旅程,完成这场探险漂流。回来之后,他放下相机不再拍照,成为一名铁路技师。他的每一步总是与他对铁路的热爱息息相关。“我就是这么获得力量的,”他说,“为实现每个小目标而努力。每个正常人都该这么做,永不停歇。”

对于已经长大或正在长大的人来说,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少年时代是单纯的,是个性的,是自由的,是繁盛的。当他却逐渐成为一种被边缘化的身份和模糊的角色时,我们应停下脚步,思考真正的自我与存在的价值,不忘初心,让曾经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紫领人才俱乐部秘书处 供稿,彩虹人生编辑部 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