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骑士
(2013-04-04 16:47:53)
标签:
紫领论坛教育 |
分类: 学生培养 |
骑士,站在孤高的坡顶,任由风左右帽盔后的翎羽,不知何人的血液顺着银白的硬甲流
下,拍一拍满是土灰的斗篷,抬起沾满血渍的脸,微笑,凝望远方……
很多人对于骑士的向往,多半源于其赏善罚恶的正义形象。似乎,我们总是习惯于善恶
分明的世界。从小时的动画片开始,那些面目狰狞的形象,总在提醒我们坏人出场了。
所以,我们即便没有善的追求,也在期待甄别身边的恶人。骑士精神便成为最佳的精神
寄托。
只是善恶,原本就不是骑士精神的本质,更不可能分明地摆在天地之间。从庄子一声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感慨到“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价值轮转,从苏格拉底的
善恶之辩到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彷徨,似乎善与恶、对与错、是与非等等都是一个个
无法从逻辑走出的怪圈。当骑士与所谓正义无关时,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是怎么样呢?
想起佛学中的一个故事:隋朝时,史部侍郎薛道衡有一天到钟山开善寺参访。偌大的寺
院里一片宁静,寺中每个出家人都善尽本份,各得其所。薛道衡仔细观察寺中的一景一
物,好似身处人间淨土。这时正巧一位小沙弥从大殿向庭院走来,薛道衡突然动念头想
考考这位小沙弥,于是趋前问他:“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小沙弥虽小,却
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世人皆以为怒目金刚是恶人,低眉菩萨才是慈悲的好人。殊不知两者形相、作法虽有差
异,但都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有的方便作法。怒目与低眉不过是皮相不同,譬如表面的善
与恶,生与杀,皆是手法;金刚与菩萨才是佛心一脉,降伏诛灭,抑或以爱摄护,都是
普度众生。
回归于骑士本身,在难以分辨善恶的岁月,坚守骑士精神才构成了骑士存在的意义。有
人将骑士精神归纳为八种美德:谦卑(Hamility)、荣誉(Honor)、牺牲
(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灵性(Spirituality)、诚实
(Honesty)以及公正(Justice)。这八个词所要求的精神内涵,都是需要个人去坚守
的品质,也与善恶的评价标准无关。大多数人认为骑士精神最后引申至今便是“绅士风
度”。
不可否认,这种精神的确值得学习并且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基本品格。但单单就其精神而
言,它对社会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注重个人人格的塑造,坚守自身的荣誉是独善
其身的表现。所以,在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如此的单纯执着;少年时的法国启蒙运
动领导者伏尔泰,因一句人格讽刺与人决斗,被关进了巴士底监狱;俄著名诗人普希金
更在决斗中最终丧命。
骑士于当今,不应仅是一种精神的消遣,更应引起人们的思考。或许,北宋张载的四句
话可以使人想得更深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超越骑士的形象,形式的善与恶构不成骑士的形象;超越骑士的精神,个人的得与失不
过是时间的沙砾;超越我们自身,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
(笔者:求是强鹰俱乐部执行主席、紫领学员王承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