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生之友”帮助更多新生成长

标签:
杂谈 |
分类: 湖畔沉思 |
昨天周五下午,趁着新生军训刚结束,我也专门利用我的“相约星期五”时间与所对接的四名竺可桢学院的2012新同学进行第一次见面和交流。虽然十多天的军训让她们晒黑了不少,但是她们的行为举止中透露着一丝精明干练。也许是刚进入大学不久,这些新同学并不是特别适应,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稍微显得有些拘谨。在和她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向她们介绍了“新生之友”计划的简要情况和意义,同时也对她们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提了一些建议。在交流的最后,我签名赠送每人一本《寻梦彩虹人生》,也给她们布置了一些小作业,希望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所帮助。在通过“新生之友”帮助对接的新生的同时,我也希望通过“相约星期五”这一制度与更多同学面对面交流,以更好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学生。
“新生之友”联系寝室制度是2011年由学校倡导的育人新制度,用以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大学之大在于爱的伟大,大学的爱也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关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教书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其中就应该包括对新生的教育。我一直认为大一是大学生学习成长最为关键的一年,直接影响到今后在校的进步和发展。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于新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和老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引导和关心帮助他们。尤其在当今日益功利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老师的关爱和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新生之友”,我们老师应该起到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作用,也应该引导这些新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好认识到大学学习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
既然我们是“新生之友”,那么在平时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放下一些老师的威严,多一份朋友的亲切,从而让教育和引导起到更好的效果。大一新生就如同一张白纸,我们能做的且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去了解大学生活的重点所在,引导而不是主宰他们去书写未来的人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而大一则是整个大学的关键一年。我希望通过“新生之友”制度更好地帮助新生成长,提升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觉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此外,我也希望通过与新生的交流,帮助他们切实解决问题,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同时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此,我希望新生们能够坚持求是创新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勤奋求学,以感恩的心,感怀老师的教诲,以真诚的态度,珍爱同窗的友谊,让我们在揽明月、望启真,居南北而汇集求是的天光云影里,为梦想而共同奋斗,为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而努力拼搏!
也衷心祝愿我们的新生能够在四年乃至更长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描绘出自己的人生蓝图。
愿与更多新朋友共同寻梦彩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