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强鹰金鹰会员80后博士CEO陈博的创业人生感悟
(2011-04-12 07:50:47)
标签:
求是强鹰教育 |
分类: 真情告白(视频) |
陈博:杭州乐港科技有限公司CEO、求是强鹰金鹰会员、2006年中国手机游戏行业最具影响力50人、微软最具价值专家(MVP)、2008—2009年度中国互联网精英。
所以呢,另外一点就是创业还需要坚持。现在大家看到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大家看到的都是我们光辉的一面,但是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痛苦的一面,只是你一般看不到。不仅企业小的时候困难,大的时候也困难。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有这种感想。谁也不能说自己的企业到了高枕无忧的状态。就是很多时候,我看到大家都会自动放弃,但只要你放弃了,你就一点机会都没了。所以万一你选择了创业,你就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坚持下去。任何东西只要你长期地坚持,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坚持下去虽然不会一定有回报,但不坚持什么都不是。就像付出,你持续地付出可能不会有回报,但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其实只要有一次机会你就会腾飞了。其实这个社会是不大公平的,有些人运气很好,有些人却运气不太好,而自己往往都会把自己认为是运气不太好的人。所以说你会碰到许多困难、许多波折,包括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很优秀的,自己一生的曲线都是上升的,感觉人生是非常happy的。但是自从创业之后就觉得人生是波浪式的,就是说创业的时候你都会遇到许多波浪式的行情,特别是创业,这个波浪会一下子很高一下子很低,尤其是我们浙大的校友史玉柱先生至少是中国波浪最大的人之一了,上来很高又下去又上来。我觉得他是典型吧,但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起伏吧。我们看很多报表都是直线上升,但我们知道这东西都可能会是假的。波峰的时候呢,我想大家一定要淡定,只要你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还有千万不要骄傲,千万要低调。峰谷的时候呢也是一样,千万不要灰心,这东西都是我们这么多年做公司的小小的感悟吧。可能大家短期里不能很好的理解吧。既然今天是跟大家在这里交流嘛,我想我还是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好好讲讲,可能不是很激情澎湃,但我觉得还是很实效的。
还有一点呢,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像前面几名校友讲的那样。理想有很多的,就像自己开个淘宝网店,可能对于我们的精英,开个网店觉得完全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我身边开个网店也有每月赚个一两千万。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就像田宁说的,他现在是二三十亿,他的目标可能是几百个亿,上千亿。我觉得在中国这种事情还是很有机会的,我可能工作的原因,国外出去跑的情况比较多。刚才说义乌生产的东西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但我们生产的主要是价值链的最上面,我们公司做的游戏是遍及世界各地,除了南极洲、非洲,我们都有涉及。
我们这一代人呢,处的年代很好,我们的祖国处于蓬勃发展的年代,包括我们的经济实力啊,我觉得现在都可以跟国际上同行的精英较量了。可能我们跟第一流的公司有点距离,但都能排得上号吧,我们跟美国的同行比,大致都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我们做的游戏,也有很多美国专业的评论家给我们做评论,而且评论都很高。我们在美国也有office,也有美国本地人帮我们做,但真正的知识是在中国,我们也会请美国人给我们做本土化的工作。我觉得等大家走上社会的时候,未来去创业的时候,国际化的机会会更多,我相信现在的中国青年尤其是在座的精英们一定能做出很伟大的事情来。我相信我们有机会一定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做出自己的事业。我们总会有机会做出影响世界的东西。
还有一点呢,我想说下,在经济爆炸的时候,我们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资本行业在这最近的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能到了今天,资本行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相信我们浙大“求是强鹰”这个金字招牌在今后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资金,其实第一笔资金也不是特别重要,要等你的公司稳定了,你要充分地利用资金的杠杠快速的发展。我也对美国硅谷做了一点研究,这就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利用这点你才能以你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我们传统的思想总是先赚钱,按后再发展,然后再积累积累啊···我想这样肯定不可能在二十五六岁就发展得有几百亿资金的公司。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资本的杠杠。
今天很高兴认了一个师弟,不是徒弟也没有关系,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在以后创业的路上有什么困难找我,我都能尽力地帮助,我想这就达到了我们“求是强鹰”最根本的作用吧。今天也没有什么准备,希望在线下能有几百倍的交流吧。谢谢大家!
(感谢求是强鹰俱乐部秘书处沈秀丽等同学的录音整理)
80后CEO陈博:我从来没有想过为别人打工
也许每一家知名的IT公司都会有不少像陈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从名牌大学毕业、成为技术高手、心怀梦想,厌倦了单纯的技术工作,希望摆脱为别人打工的日子,创立自己的事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陈博一样的行动力,这个来自南京的浙大毕业生,在UT斯达康工作了一年之后,2004年5月,与朋友共同创立了杭州博求科技有限公司。
在新浪的游戏厂商介绍里,这样描述博求:中国顶级移动游戏软件提供商,高品质游戏的代名词。
陈博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为别人打工。”
本身就是计算机高手的陈博对游戏并不陌生,实际上,这位1981年出生的小伙子在3岁时就开始接触到了电视游戏,游戏机是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陈博自己也忘记了那种古老的机型叫什么名字。“比魂斗罗、超级玛莉还要早,是很简单的单色消除类游戏。”
陈博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一直到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后,他都要第一时间搞到《战神2》,花14个小时通关,并把体会贴到自己的博客上。
游戏的魅力,就是这个产业的基础,这一点,陈博很小的时候就领教到了。
但是游戏产业是个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当时并没有资本和经验的陈博看准了其中相对薄弱的区域——手机游戏。
“2003年年底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同学策划要自己创业,想想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手机游戏又是新行业,前景应该不错,就决定做了。然后,我们就去找投资,一个企业家给了我们100万元,我们的公司就开始运作了。”陈博说,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曾经改了几十稿,找过的投资商不下100,一边找投资,一边完善自我。“跟别人谈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修改。等我们找到那个肯投资的企业家的时候,计划书已经改了几十遍了。”
用来练手的游戏
被意外地“出口转内销”
他们笑了
陈博对自己的选择非常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对自身技术的了解。
“我和搭档是浙大同学,我们的技术在学校的时候都算数一数二的,并且拿过很多比赛的冠军。按照我们的实力,去微软啊、谷歌之类的大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中国的手机游戏制作还相当粗糙,甚至很多游戏都是直接抄袭国外的产品,换了一层皮而已。手机游戏发展的瓶颈在哪呢?终端?品牌?资费?网络速度?运营商?国家政策?资金?“都不是,用户的体验才是第一位的。”
陈博相信,只要用户觉得好玩,那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游戏本身有吸引力,那么用户不会怕资费高,会去换手机,会去花时间、花钱。
“在全国那么多手机游戏生产企业当中,我们的技术是数一数二的。”他说。
一个小事例可以证明这个判断,博求成立初期,陈博的团队尝试制作了几款面向国外发行的手机游戏,这种并没有卖出多少钱的试验品成了陈博的练手之作。两年后,国内的计算机媒体从国外网站上下载了这几款游戏,大呼好玩,并呼吁中国企业:你看国外的游戏多优秀啊,你们应该借鉴一下。
“当时几乎已经忘记了这几款游戏,我们看了以后哈哈大笑,这不就是自己的游戏吗?”
能将玩家的心牵动的故事
他们怎么会不掏钱
《大长今》就是这样出名的
让博求出名的一款游戏名叫《大长今》,这是在电视剧热播之后,博求公司立即跟进开发的。在游戏中,设计人员将长今的厨艺和韩国美食作为重点,让玩家去各地收集食材,做菜时每个动作都得准确无误。每半年一次的料理大赛将是对玩家的重要考验,冠军不仅能获得官阶的提升,还能获得更多的俸禄去购买更高级的材料。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辛苦,使手里的每一道菜都成为一件艺术品。
“这是一个故事,”他说,“能将玩家的心牵动的故事。”
喜欢电影的陈博认为,游戏制作类似电影制作,是工业和艺术的结合,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创意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阿甘正传》很牛,但是你再去拍一部,就很傻了。”
《大长今》获得成功,但是这种单机版游戏的赢利模式单一,只能靠下载次数收钱。在中国的手机游戏企业大部分靠卖游戏赚钱的时候,陈博开始筹划“摩乐游戏城”。
“这个东西类似于电脑上的QQ游戏,”陈博解释:用户可以通过GPRS手机上网,实现游戏、社区、聊天等多种功能。
“摩乐游戏城”一炮走红,这点连陈博自己都没有想到,之前无非是在几个有影响力的手机游戏论坛上发了广告帖子而已。
“摩乐游戏城”成了陈博重要的赢利点,他说,以前靠卖单个游戏软件,靠玩家下载赚的是小钱,而尽管“摩乐游戏城”里所有的游戏都不收钱,但是用户想玩得过瘾,就得花钱买装备、买服装什么的。
比如有人打一个怪物,但老是死在那儿,打了好多次都过不了这关,这个时候游戏就会提示,买一个什么样的刀就可以杀掉这个怪物,并同时跳出选项,如果需要购买,就按“是”。
“当一个玩家对这个游戏入迷了,希望继续玩下去的话,他不会在乎这一两块钱的,”陈博说,“何况支付又是那么方便,按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摩乐游戏城的用户每天都在疯狂增长,每天的新注册用户达近万人。
招聘员工的要求是
具有创新精神
希望中国出现游戏美术大师
“这是一个每天都需要新东西的行业,用户不会等待,只会离开。”
陈博很欣赏谷歌的企业文化,在谷歌中,创新能力被列入工作标准。实际上,这也是博求一直在追求的。
陈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个人的创造力,“我对他们的要求是,每天都要弄点新东西出来!”
在招聘的时候,陈博对公司三个重点岗位:游戏策划员、游戏程序员和美工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他说:“好的游戏策划必须具有高智商、丰富的文化背景、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天赋!作为游戏程序员,我也要说,这不同于普通的程序员,你必须更具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作为游戏美工,我要说中国很缺优秀的游戏美术大师。普通的美工已经沦为一项体力活,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看到可以开创游戏风格的优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