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心放在这里——求是强鹰四期学员沈樟彪学习感想

(2010-10-24 21:46:39)
标签:

教育

求是强鹰

校园

分类: 学生培养

    刚收到求是强鹰四期沈爱琴组学员沈樟彪的邮件,他因为看到第七期求是强鹰计划正在轰轰烈烈的选拔学员,心中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他的心得感想“把心放在这里”,并与大家交流。

    认识沈樟彪,是因为我于2007年下半年在浙江大学发起创办“青春银丝带行动”(我所创办的“彩虹计划”中的“银色”计划),发动招募了由100多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青年教师在内的浙大青年志愿者组成浙江大学守望工程志愿服务队,结对服务求是村等四校区空巢老人(老教师),在校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众多媒体均在头版或重要版面重点报道,也得到了社区和老教师的高度评价。沈樟彪于当时积极加入并承担服务队组织安排工作,后来担任队长,表现出了较好的志愿奉献服务精神。现在,青春银丝带行动还在继续行动。

 

把心放在这里

最近,“求是强鹰”第七期学员选拔已经启动,我们又见到几百名同学热切地期待加入这个优秀的平台。作为一名四期的“老人”,我给几位好友介绍强鹰理念、分享经历和收获后,心中却地出现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今晚,当好友兴奋地告诉我已经进入面试名单的时候,我突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莫名的感觉是我即将离开强鹰平台的“不舍”,因为,七期的加入,意味着我们即将从“求是强鹰”结业。

一年的时光过去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去年面试那天见到沈老师的情景(万事利集团沈爱琴),一场面试让我感叹:哪怕没有加入强鹰,从面试也能学到很多,沈老师作为第一代浙商的奋斗经历和人生体会让人敬佩。幸运的是,我加入了期待中的求是强鹰大家庭。一年中,从集团参观、导师亲自授课,到公司年会百忙相聚,再到到桐乡、嘉兴乌镇考察… …一次次的活动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沈老师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魅力,那一份感悟的收获,和这种学习的途径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难得的。沈老师非常谦虚热情,每一次我们节日的短信问候后,都会接到她的电话感谢(沈老师不会编辑短信),电话中还不忘关心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交流中,她一直希望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努力,并表示全力支持我们;还开玩笑地希望我们都找到令人满意的另一半。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不舍之情更加强烈,但我相信即使从强鹰结业,但师生之情永在,正如沈老师所说,希望以后的交流一直不断。感谢阮老师和沈老师为我们创造的机会,感谢“求是强鹰”!

强鹰人是幸运的,是幸福的!这是一个精英汇聚的平台,一个成长自我的平台,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担心,当我离开了这个平台后,还是否能像学弟学妹那般幸运和幸福。也许,这正是我们所有强鹰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求是强鹰”已深深刻在我们心中,我们理应一起行动起来,将强鹰理念和文化传承,将一届届强鹰人凝聚在一起,创造新的辉煌。“求是强鹰”是一亩三分地,阮老师作为创始者,为强鹰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对我们每一位学员来说,强鹰也需要你的付出,我的付出和大家共同的付出。让我们把“求是强鹰”放在心里,也把自己的心放在“求是强鹰”,一起怀揣理想、勇于追求,实践成长、展翅高飞。今天我们毕业了,从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启程,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前行。

 

沈樟彪记于 20101023日晚

    谢谢沈樟彪对求是强鹰的理解和感悟。我非常希望更多的求是强鹰学员和求是学子能怀揣梦想,执着前行,积极奉献,努力拼搏,共同推动自己和求是强鹰更大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