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风说“韩”】第捌拾话:《新概念投稿迷团之五:“破着头发”的复赛(二)》

(2013-02-17 19:30:59)
标签:

小宇宙

不可能

况人乎

不做

目的

分类: 新概念迷团解剖系列

新概念投稿迷团之五:“破着头发”的复赛(二)

/无风即风

萌芽破着头发,评委也破着头发。

还有一个人,也破着头发……

这个人就是韩仁均,1999327日至328日晨的这段时间里,恐怕是他人生最难熬的时候。

实际上,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破”着头发,第一次是在1999年的228日,晚上22点。他破着头发带上儿子韩寒来到萌芽编辑部……

导读:

序号

章节名称

1

神秘父子到底是谁?

2

我不认为是“上门送稿”

3

神秘的“老熟人”

4

1999327日晚

5

1999328日上午

6

为什么要另外出题?

7

“生死时速”的真相

8

“老熟人”的对策

9

“黑车”之真相

10

为什么要提前知会韩仁均?

11

华丽丽的《怀中窥人》之真相:韩仁均的背水一战

 

 

神秘父子到底是谁?

1999412日的第15期《新民周刊》上的报道“截止来稿的前一天晚上十点钟了,还有一个学生在他父亲的陪同下叩响了编辑部的门…”。

1999年萌芽杂志社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公布的截稿日期(2月底)推算,这个“前一天”应为228日。后来萌芽出版的合集里《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收录了此文,里面的时间修改为“1999228日晚上十点,有一个学生在他父亲的陪同下叩响了编辑部的门…”,显然,这个时间是经过确认校对的,因此,这个是准确的“上门”时间。

这对神秘父子来干嘛呢?

注意:晚上10这不是一个适宜“接见”的时间,也不是一个合理的“造访”时间,唯一的合理解释只有两个:

一、因为来晚了

二、这个时候更“方便”。

根据《儿子韩寒》里韩仁均对此文的回忆,可以证明这一篇报道主要就是描写韩寒的“七步成诗”,因此,这一对父子,毫无疑问就是指韩仁均父子。

 

我不认为是“上门送稿”

不少网友认为韩寒父子在投稿一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所以据此认为稿子不是韩寒寄的,也不是韩仁均寄的,而是父子俩上门送的。我认为,信还是寄了,而且是由韩仁均寄过去的。

假如没有寄信,那为何要拖到最后一天才投稿了?而且还深夜造访?

如果说,韩仁均一早已经预见一开始选择寄信投稿最终会被萌芽里的人发现或怀疑,所以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后在228日晚上造访萌芽,决计说服对方给他参赛或获奖,这合理吗?他有什么把握可以一举说服对方?即使是行贿,但是行贿不成功怎么办?岂不是将自己置入万劫不复之地?

显然,只有寄信才是最安全、最聪明的。(投石问路,路不通,尚可回、可择)

再者,大赛规定需要以信件的形式投稿,在发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后,对代笔驾轻就熟的韩仁均绝不会有什么思想负担,毫不犹豫的选择几篇得意作品寄过去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投稿时间应在119~123日,《儿子韩寒》)

既然寄了信,那又突然夜访意欲何为?

如李其纲语:“它掉出来的声音响了一些。编辑部溅起了一片喧哗声”,韩寒的初赛文章是引起了相当多的人的重视,而且它也是评委与编辑们重点怀疑的对象。因此,在1月下旬至2月底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让评委们了解到韩寒有一位作家父亲,韩寒的成绩不好等等可信手拈来的信息。难道他们怀疑韩寒有代笔,而只去研究韩寒有多高?体重是多少?长得帅不帅吗?

没有理由,只是怀疑而不查证。不单止会查韩寒,其它被怀疑的对象也一样会查。

 

神秘的“老熟人”

如果韩氏父子不认识萌芽里的任何一个人,那228日深夜造访是为毛?

没有事先联系过、确认过,怎么可能那么晚还过去?

很明显,里面有一个“老熟人”,这个人是谁,我们暂且先不道破。但是,正是他,将韩寒被怀疑的事透露给了韩仁均。于是,老韩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原本,他可能只是想尝试一下,在第一届混个“脸熟”,然后一直混下去,混到到高三,又或是高一就被“破格”录取了,总之,最终都是为了成功把儿子送上大学….没想到,突然发现可能会阴沟里翻船,于是,做了十几年“贼”的老韩为将来计,最终采取非常措施……又或是那个“老熟人”主动约见了他….

不管如何,最终韩仁均破着头发带上儿子一起在老熟人“方便”的时候拜访了他。他们谈了些什么,我们无从确认,也不需要确认。总之,结果只有一个——在被怀疑的情况下,韩寒仍然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还是C组(成人奖)。

 

1999327日晚

根据陈村的回忆,当晚评委们与萌芽的编辑们大家是晚8点开始对最后获奖名单作出评定,中间经过两次评选,最后约在22点时选出了20名得奖名单,然后大家可能累了,于是将真正的最终名单留待28日早上…..

他们说谎。

28日下午要颁奖,单够颁奖就已经够他们忙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评委会还是萌芽工作委员会都不会有人愿意把昨天的工作留到第二天。所以,27日晚实际已经确定了绝对大部分的获奖者,唯独一个人……

这个人自然就是韩寒,但不是此“”,而是彼“寒”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评委们早就了解到了韩仁均的信息(调查是否存在代笔不可能单独由萌芽方操作,作为评定获奖者的评委们当仁不让要更加了解),他们在会上讨论的重点肯定不会局限于韩寒本身。

 

1999328日上午

当一年前,麦田质疑韩寒的时候,很多人马上就把代笔者锁定为韩仁均,这些网友大部分都不是文化工作者,与韩寒素昧平生。可见,当年评委对韩寒产生质疑时,第一时间联想到韩仁均是完全可以肯定、确定、以及一定的。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以下的情景:

“我看这个内容(《求医》、《书店》)成年化,而且很像中年人的,高度疑似他父亲所作…..”。

“但是,据我们调查,韩寒在学校里一向特立独行,很爱看生僻的书哦~而且作文写得也很好哦…..”。

“不是经常考试不及格吗?这不正好说明了他爱作弊?平时写得好,考试就….”。

“总之,我觉得他真的挺可疑,要知道他越过学校参赛,你们给他评奖真的不合理,你看,复赛里不是已经有人这么做了吗……..?(被验出,公平的讲,造假者肯定不止韩寒一人,也有人在复赛时“牺牲”了)。

于是,“七嘴八舌(叶兆言语)开始了………

%……¥%……&**()……&*(!!~()(&&……&*…………&%&*

“不用吵了,昨晚已经为这个问题吵了一晚了(分歧早就出现),不如给他来个补赛吧!趁现在还有些时间”。

说这个话的人,当然是叶兆言(详见《也算多余的话》 http://s5/mw690/6b800ecetd5e9ff057294&690

“我同意叶公此议”!有人高声附和,这个人姓,名长天——只有由他“拍板”决定才是最符合的(身份),于是,其它人也开始议论纷纷。http://s9/mw690/6b800ecetd5ea007312e8&690

“就这样决定吧——!”这个人站了起来…….

这个人姓,名其纲http://s3/bmiddle/6b800ecetd5ea021e5942&690

这时,大家开始沉默起来…..

终于,有人先开了话腔:

“那就来吧~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对呀~别耗着了,下午还得颁奖了….”,哦~对了,赶紧去问问那小子,看他敢不敢来…..”。

于是,“德高望重”的赵先生示意四眼先生出去安排,而他出去以后,找了一个女的….(略,大家都知道)

 

片刻钟后。

“德高望重”先生站了起来,他说:“既然叶公如此提议,不如我看就由您为他再拟个考题吧……”。

“嗨!还拟什么呀~!不是有题库吗?赶紧给他抽一个出来….”。

那可不行”!有人大声反对。

 “为什么呀”?有人傻乎乎的问,但是…..没有人回答他

最后,他似乎懂了……

 

为什么要另外出题?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留意到,即使是增补复赛,在旧题库里重新抽取题目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也符合正常的程序。之所以会另外出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质疑,连日以来,因为韩寒的事,大家已经十分不愉快,也开始不信任对方(萌芽新概念作文大写工作委会员与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会),在27日夜与28日晨矛盾大爆发后,双方已经没有转寰的余地,因此,选择另外出题。

很多人,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

 

继续“编”故事。

正当场面有点尴尬的时候…..

那个“脱口而出”的先生清了清嗓子:“我看,不如这样吧~!既然你们坚决认为应该给个机会这小子,那就由你们出题吧”。

“德高望重”先生:“这于理不合呀!这….你们才是评委…..”。

“没有什么问题啊~我看行,大家觉得怎么样”?

“脱口而出”先生左看看、右看看,大家都默然点头,有人脸上很不耐烦。

于是,“德高望重”说:“既然如此…..其纲,就你来吧~!大家觉得怎么样”?

……

模拟故事暂时说到这里,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生死时速”的真相

@方舟子 曾经用过大篇幅的文字去论证这个“超速”故事,但是我的感觉却是:有人说谎。

韩仁均说9点接到电话,赵长天说是10点才开始开会,电话就不可能9点钟打,事实与常识已经告诉我们,从金山区朱泾镇出发到上海徐汇区青松城酒店无论你坐什么车,1.5H是完全不可能的到达的(详看土豆网记者实地测试)

也就是说,赵长天与胡玮莳说谎了。

那么,是不是这一场“生死时速”压根就没有发生了?

非也~

其实,“生时时速”发生了27日晚上,韩氏父子于深夜从朱泾镇打了一辆“黑车”疾驰上海徐汇区,大约是凌晨100~200到达青松城附近,并找了个地方安顿了下来……

但是,实际上他们相当“不安”,尤其是韩仁均…..

 

“老熟人”的对策

27日晚评委与萌芽工作者们已经为了韩寒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骑虎难下的萌芽会不提前准备对策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一旦评委最后决定给予韩特设复赛,而萌芽方又没有准备的话,那岂不是最终害了自己?萌芽工作委员的信誉将受到极大的质疑。

因此,在27日晚会议结束以后,深知内情的“老熟人 马上与那个拥有决策权的人提出了他的忧虑,并双双定好了对策,同时,还提前准备好了试题。于是,神奇的《怀里窥人》就是在27日晚的22:00~X点的某个时候诞生的,“老熟人”拟好的题目电话告知了韩仁均,并通知他:

情况紧急,速来议事!

“生死时速”的真相就在于此。

 

“黑车”之真相

不用我说,聪明的网友们已经能猜得到了:为什么韩仁均28日早上要打黑车?不打的士?按《儿子韩寒》里的说法,28日早上十万火急,居然还能这么精打细算,不是更加赶不及了吗?

答案:因为深夜,已经没有的士了。呵呵~我相信他的确花了200元。

 

为什么要提前知会韩仁均?

现在,是时候解开1999228日晚的真相了。

我想问众位网友:如果你是韩仁均,当你一见到“老熟人”,他告诉你,评委们不太相信令郎的作品是他所写的时候,你会立马“招了”吗?

你会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的告诉“老熟人”过去十多年以来你的“潜伏”经历吗?

显然,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干,而韩仁均绝不是傻子。

他的参赛目的仅仅只是想帮儿子混上大学,当知悉被怀疑以后,他携子深夜拜访老熟人唯一的动机只可能是去解释、澄清,最多,实在圆不过来,他完全可以委婉的承认曾经“指导”过韩寒,何用全盘托出?

所以,可以想象到,当他解释的时候老韩一定是“人情牌+据理力争”双管齐下的,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嘛~!我能写,我教会我儿子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当通过连消带打消除了“老熟人”的疑虑之后,精明的韩仁均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做出了进一步的动作,一不做,二不休:他行贿了——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行贿了老熟人,同时,通过老熟人,行贿了那个有决策权的人。

看官们觉得,依当年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这七所大学的吸引力,还不足以引诱别人犯罪吗?

呵呵~!我们脚下的土地是什么?是天朝!记住了。

所以,从引起质疑的那一天,萌芽工作委员会里有个别人员,特别是最高层,都一直极力支持韩寒,并演变到最后不惜与一众名作家评委“宣战”的局面,便可以得到了合理、又完美的解释。

至于“老熟人”们是否相信老韩的说辞,是否清楚他儿子是草包,这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况人乎

 

华丽丽的《怀中窥人》之真相:韩仁均的背水一战

最近,有网友@高家峰笔迹分析 经过专业的分析,认定韩寒手稿《杯中窥人》是 在经过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完成的,不是现场即兴发挥的结果。”这个结论,只对了一半,因为老韩真的没什么准备,但是他的小宇宙在爆发了——27日晚深夜。

当韩仁均接到通知以后,无论是“老熟人”也好,他自己也好,都非常明白,明天的复赛他一定要能“证明”自己(韩寒)才可以收拾这个糟糕的局面。因此,老韩把老命给拼上了……

毫无疑问,《杯中窥人》是韩仁均写的,里面的猥琐因素与他的文风一脉相承,而且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儿子早熟、够牛逼,所以他卯足了劲,又李敖、又胡适,又《舌华录》,连拉丁语都搬了出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看懂了没?

如果说《求医》和《书店》里韩仁均的战斗力是3万,那么在《杯中窥人》里他的战斗力就是30万!

还有些网友,甚至从《杯中窥人》里看出了性爱的感觉,这个见仁见智,不过这篇文章猥琐和狂妄确实非同一般。

为了救他自己、救他儿子、帮助萌芽收拾这个烂摊子,老韩可谓呕心沥血、破釜沉舟人,他的头发完全破了——壮哉!老韩!

 

结束语:

终于写完这个破朔迷离的复赛产生的原因,下一篇将破解复赛是怎么进行、怎么结的,各种迷团,逐一破解,敬请留意。

 

剧情预告

电话之迷

揭开“老熟人”的神秘面纱

“点心”与《欧洲哲学史》之真相

逃离现场的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