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案例研究(中期报告)
(2018-03-06 16:12:08)
标签: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 |
分类: 中期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7XKT-XXWY048 |
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案例研究 |
负责人 |
李菲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开题报告之后,我们课题组积极投入研究,搜集资料,有效学习,开展课例研究分析等工作。总体来说,现阶段研究工作的开展比较顺利,现做如下小结: 第一,我们根据研究方案,认真讨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对小组成员作了更加明确的分工,并制定了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和分工表,两位成员分别研究“听说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写作创新能力”、“文化交流能力”这四个方面,根据自己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如: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观察等,记录研究发现整理成相关的文字资料。现已完成三篇论文、两篇随笔、两份教学设计。 第二,选取了四节课堂实例,进行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组织,课堂观察,观察分析,课后反思等,来获取更多关于“故事教学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积极影响”的论证。并且已完成了其中两节课例。 第三,搜集了一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资料进行学习。首先学习了关于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的文献,了解了故事教学的历史、类型、教学方法等,使我们对故事教学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我们向相关专家请教了故事教学最新的方法,专家给出了非常专业的意见,并建议我们在故事阅读后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戏剧表演的训练,在培养孩子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大有益处。 第四,进行了课题组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做出记录。在研讨活动中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我们在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仍有疑惑的问题向教研员做了请教。 最后,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组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初次把研究成果撰写成了相关论文,为形成最后的研究成果做准备。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在研究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及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第一次课后理想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想让学生完成的任务,在实际的课堂中没有完成。一方面是因为在做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导致,一方面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因此,在一个班完成了教学之后,对于第一次的教案进行了更改,从教学目标开始重新修订,对教学步骤和课件也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对课堂用语,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做出了改变,生成了一份新的教案,在对另一个班级进行授课,观察总结学生的反应。之后比较两次教学效果,从中总结出这堂课的优势和闪光点保留下来,再对不足和不当处删减修改。 2.教学辅助资源的落后。在研究中我们逐渐发现,故事教学需要用到很多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可是受限于现有条件的制约,很多先进又便利的工具无法使用。对此,我们首先和学校领导商量,表达了我们研究需求,让学校最大可能的帮助我们实现随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然后进修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学习了微课的制作,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下载了利于学生提高听说能力的手机APP,通过互联网让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3.学生的英文基础知识跟不上自己的思维。通过故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增强他们的英文写作能力,在这点上,学生的创新力确实得到了提高。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和故事阅读后的理解,能够给故事续写富有新意的结尾,也能够逻辑清晰地复述故事,可是他们因为单词量的缺乏,语法错误,以及一些中西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写出来的文章很多单词错误和语法错误。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设计的写作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系数稍大,因此我们改变了一些写作要求,例如给孩子们统一时态,而且尽量让他们用学过的时态表达自己的内容;或者给他们的写作提供模板,大框架给出来,学生在其基础上增加、改变自己的内容;或者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回顾课文,先用语言复述,然后再书面写作;或者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或者故事接龙,然后以组为单位完成写作任务,组内学生互相帮助,以强辅弱。 4.文化交流和思维判断能力的变化不容易考察。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请教了学校的教研员,得到的建议是组织趣味问答比赛、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在比赛中可以观察到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跨文化知识是否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些比赛也能够刺激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 |
||
能否按期结题 |
可以按期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赵小蕊老师指导建议: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