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0-三夜摩(samyama)功法

(2012-08-02 14:54:26)
标签:

冥想

瑜伽

分类: 课程导论

Yogani 2004.03.29
瑜伽心译 2012.07.27

Mars7er 2015.06.26

新读者:推荐你们从系列课程的开始看起,因为以前的课程是这一课的前提。第一课是:
“为何有此系列课程?

冥想的过程是把意念向内带到平定,内在寂静,纯粹喜乐觉识,见证状态,三摩地。所有这些表述都描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我们有一个特定的冥想程序,每天两次做一定量的时间。这就像是钟表走一样。经过时间,当我们每天冥想并收功进入活动,神经系统就自然而然地适应了维持和放射内在寂静的功能。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变得从里面更加平和。我们不再那么容易为外在事物所压倒。这是证道第一阶段的发生,是内在寂静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在我们的生活里。


一旦我们有了一些内在寂静,就算只是一点,我们就有了开始从那个无限可能的水平发挥功能的机会。所有存在都是从那里显现的,而我们作为那个本原,有能力从那个内在的无限源泉呈现出来。脚趾头放在那个无限源泉里,我们可以开始从那里向外动,并让我们的灵性转化从中收益。这做起来很简单。

你记得冥想中我们用梵音,一个没有意义的声音意念,系统地让心走向寂静。这是放开所有意义、语言与心智的内容,而仅仅轻易地捡起梵音的意念,能深深潜入纯粹喜乐觉识的意念。神经系统也会随心智走向寂静,而我们的新陈代谢大大减慢。

通过三夜摩,我们走另一条路线。当冥想时间结束时,我们休息一两分钟并转入三夜摩。我们从一个轻松的不想任何东西的状态开始,在我们的寂静中休息。如果杂念来了,我们只要不参与它们,放开它们即可。在三夜摩中我们也不管梵音。我们开始时不倾许任何事物,而只是轻松的处于寂静之中,不管我们从完成的冥想中,以及从数月数年的日常冥想中积累了多少寂静都可以。这是三夜摩的开始点——寂静。


做三夜摩的唯一必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些内在寂静。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发生在几个月的每天冥想之后,这个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讲了。

现在我们准备好开始三夜摩功法了。这是三夜摩的做法。


通过三夜摩,我们要在寂静中起始意义。我们用一个简单、轻松和系统的方式做。首先我们在寂静中产生一个意义的脉动。然后,我们把它放开到寂静中去。


让我们从“爱”开始。这是三夜摩很好的起点。在三夜摩里,你最好用你最亲密的语言,在你心里走的最深的语言,不管这语言是什么。


在你轻松的寂静中,在你自己的语言里捡起“爱”这个词语最模糊的感觉,只要捡起一次。不要刻意制造清晰的发音,或者这样那样的代表你对爱见解的场景心理意象。只要有一个微弱模糊的对于爱的记忆,然后就把它放开到你的寂静中去,就是你在捡起爱的微弱意义时所在的寂静。不要在三夜摩中思索或者分析爱。根本就不要想它。只要以一种微弱微妙的方式碰到它一下,然后就把它放开到寂静中去。我们要碰的是一个对于爱的微妙感觉,不要比这个多,然后就放开它。就是这样。


碰过“爱”一次后,就在寂静中保持15秒钟。如果任何想法来了,轻松地让它们走。不要看表。只要稍微练习,你内在钟表就会相当准确地告诉你什么时候15秒钟结束了。只要轻松在寂静中保持四分之一分钟就好。然后重新捡起模糊微弱的“爱”的意义,然后再次把它放开到你的寂静中15秒钟。


这就是两次三夜摩——两次从思维最微妙的层次捡起爱,并两次把它放开到内在寂静中去。


这会有什么效果?会发生什么?


我们越能从寂静的边界(思维最微妙的层次)捡起意义,并轻易地把它放开到寂静中去,效果就会越强大。内在寂静是一个微妙念头的巨大的放大器。内在寂静是思想的唯一放大器。它是思维的来源。通常我们的想法是因为在下意识中储存的东西的刺激下,而从寂静中出来的。我们堵塞的下意识中贮有很多习惯的模式,而这些就是歪曲和减弱从内在寂静流进我们日常生活的神性能量的东西。通过冥想,我们清理这些下意识中的堵塞并发展对于我们内在寂静的清晰觉察。通过三夜摩,我们直接从内在寂静中行动,以产生积极效果的洋溢,这样来强有力地净化我们的神经系统和环境。

三夜摩中我们或许会感到一些能量从寂静中流出。这可以成为身体、思想或感情的体验。或许直到后来的日常活动中我们才感觉到什么,而那时我们就会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更有爱心、更有同情心。我们从里面改变着。这就是三夜摩——把意念从我们寂静的神性层次运出来,化成外在的显现。

三夜摩就是祈祷被带到与我们之中的神明最深层次的交流时的实质,是祈祷被带进神性的内在寂静时的实质。有效的祈祷都是基于我们这里讲的三夜摩的原则的。


每个我们在三夜摩中的意念/意义都叫做一个经句(sutra)。梵语里,sutra意思是“缝在一起”。英文的医学词语suture”就是从sutra来的。在三夜摩里,经句是我们给无限的纯粹喜乐觉识的一小点意义。这点意义被纯粹喜乐觉识放大,并进入日产生活,把我们的内在生活与外在生活“缝在一起”。因此,经句是我们有意识地在我们之中通过三夜摩培养的一点一点的瑜伽。

在帕坦加利《瑜伽经》关于超能力的第三章,或者第三书中,他给出了许多实现不同目的的不同经句。所有这些信息都不是为了立刻得到神通的结果。如果是的话,这不会对任何人证道归真有好处。所有这些神通如果能轻易得到,就会成为瑜伽的重大干扰。幸运的是,就像上一课所说,三夜摩是一个道德自律的功法,意思是内在寂静(三摩地)是三夜摩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有内在寂静,因为瑜伽八支的相互连结,就会有道德责任与行为(持戒与遵行)。

三夜摩是拥有内在寂静(三摩地),以及捡起一个意念(专注dharana)并让它向内走(dhyana)的能力。然后三夜摩的效果就会从内在寂静中自动出来。如果我们有了瑜伽的后三支,我们就会有其它几支,因此三夜摩的威力是以神明为目的的。就算如此,我们也要明确体验并非练功,就像往常一样,注意不要被出现的体验所缠住。当非常体验出现时,我们就轻易地回到我们正在做的功法。


就像所有高级瑜伽功法一样,三夜摩的真正收益在于长期每天对于特定固定经句的修炼。如果我们每天或者每个星期都改变经句,并且练功也没有规律,结果就不能积累起来。如果我们想挖到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个地方一直挖。在高级瑜伽功法中,我们在每次冥想结束后,在进入母胎契合闭气法(如果做这个功法的话)和收功之前做三夜摩。三夜摩是冥想的继续。首先我们通过冥想向内走,然后我们通过三夜摩向外出来。


为此目的,这里提供了一个平衡的九个经句的系列。建议每个经句练两次,两次捡起并在寂静保持中15秒钟,然后像这样一个一个把这个单子练下来。几天后你就能记住这些经句,并感觉用三夜摩的方法练过来是很容易的,而每一次练都会感觉在加深。这些经句是:

爱(Love


光辉(Radiance

合一(Unity

健康(Health

力量(Strength

充足(Abundance

智慧(Wisdom

内向感官/内在感觉(Inner Sensuality

Akasha –
空气之轻(Lightness of Air

每个经句都要单独完整练下来,包括后面15秒钟的寂静。比如,“内在感官”是一个经句,接着它是15秒钟寂静。这是为了内感(pratyahara),感官的内转。“Akasha—空气之轻”是一个经句,接着15秒钟寂静。

经句的意义可以翻译成你感觉最深的语言或母语,上面已经讲了。Akasha是个例外,这是个梵语词,意思是“最微妙的太空,内在空间”。我们从物理学得知我们是以太,里面是空无的空间,根本没有任何固在的东西。我们身体就是这样,而当我们做“Akasha—空气之轻的三夜摩时,我们就开始感觉非常轻灵。


如果在三夜摩中这九个经句每个做两次,这会需要大约五分钟时间。如果你感觉某个经句有特别需要多做,就把它加在最后,然后用它做另外五分钟三夜摩。每一次仍然是15秒钟,我们就五分钟一直做这个经句,通过钟表做最后五分钟。如果没有特别的选择,那最后就做五分钟空气之轻的经句。这个经句非常有威力。它是一个从意念层次的昆达里尼功法,能把很多能量向上带到神经系统中去。练空气之轻经句的时候体验到诸如喘息(自动风箱呼吸调息法)和到处跳动等身体表现并不少见。如果这出现了,确保你坐在一个柔软的表面上,比如床垫。其它经句也能有各种表征显现。我们是在运动我们之中无限的内在寂静,因此出来的各种显现可以是很确实和显见的。帕坦加利把这些显现叫做“超能力”或者“神通”。

对于那些对证道归真充满巴克谛的人,三夜摩重复可以增加到每个经句练四次,然后最后用十分钟练一个选择的经句(默认的是空气之轻经句)。这是20分钟的三夜摩修炼。确保在收功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特别是在做三夜摩的时候。在最后躺下休息五到十分钟不错。像往常一样,要进行自我进度调节。意识层面的功法像冥想和三夜摩可以是很有威力的,因此多做可能招引不适的能量流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进度调节找到舒适的限度。


三夜摩大大地增强了我们在纯粹喜乐觉识的寂静中的程度。它促进我们神经系统内在和外在层面的结合。三夜摩激发神经系统净化并打开到证道归真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并且增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内在寂静(第一阶段)。三夜摩让我们心愿的总体力量变得更强大得多。当我们要完成某些与神性流动相协调的事情时,拒斥会变得少得多,阻碍则像是融化掉了一样。


对于那些生活在纯粹喜乐觉识的寂静之中,并发展了从生命的无限层次运作的习惯的人,一个不停歇的“小奇迹”的河流就会变得不再稀奇。


在冥想后做三夜摩,做几个月,看看会怎么样。三夜摩不仅是一个坐功。它是我们在证道归真路上行进时,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思维和行为方式。


明师在你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