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梦(平 常)
我外甥"雨"的妈妈前一段病了,现在完全可以用"大病初愈"来形容。近日外甥"雨"说什么也要请他的妈妈从锦州到北京来散散心。为此外甥"雨"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他的老板郑先生也认为亲情胜过一切,破格批准了。
我惊讶外甥"雨"的举动.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北京造型.李,美容美发店的店长),一个星期的薪水少说也有几千元。我问外甥"雨":“难道你对这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就一点也不心痛吗?”知道一位80后的孩子是怎么回答我的吗?他毫不犹豫地说:"这可是生我养我的亲妈,现在她刚刚"大病初愈",我还有什么心情谈经济损失,如果妈的病一直都不好,我的心才会更加痛呢!那我才是更大的损失呢!钱可以挣多多花,挣少少花,妈可是我的唯一.无价可比,再说我也是她唯一的儿子,我不孝敬她,谁来孝敬她?还有平日里你不是也总是教育我说:"百善孝为先"吗?,他越说越激动.我不得不为他的孝心所感动,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在这个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难得的行为举动,这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孩子所具备的淳朴,善良,
有德,而且,虽然他年龄不是很大,确,可以把亲情放大并且看的比什么都"重"。.
我外甥"雨"的妈妈"淑艳"比我小七岁。同为女人的姐俩,都是在阳光下长大,也都经历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但,就是因为我们俩的职业不同,她的职业是在农村,务农。没时间,没有更多的钱,更没有保养的意识。我的职业是在城市里务"工",相对比她好一些,最起码知道应该注意并有一定的保养意识。所以她的相貌比我看上去稍微老一些。也因外甥"雨"平日体会到我对他的疼爱有加,想让我更爱听,就把大姨改称小姨来叫了,还美其名约地说,是怕把我叫老了。这次,他在妈妈来北京期间,还在(QQ)的留言板上写着:请几天假为了陪俩妈!可见他的一片孝心,当然,这一称呼也缘于平日里我一直就把他当"亲生儿子"看,他才把我又称为妈的。
我外甥"雨"今年23岁,数兔的.人还没笑,眼先笑,俗称小笑眼。他刚来北京学徒的时候的艰辛,是后来从他好朋友那儿知道的。他说他不爱给人添麻烦。他就是这么一位能吃苦,善奋斗,想用行动改变自己生活现状,更有自己生活目标的一个好孩子,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80后.也是我提起这个外甥"雨"就为之骄傲和疼爱他的理由。
现在他经过努力奋斗,已经从一位小学徒,荣升为一店之长了,可他仍然保持着淳朴、单纯、自然与阳光.他身上所散发着青春的气质与美德不是偶然产生的,是严格的家庭教育和自律的一个结果!
为了表达对亲情的爱、对母亲的尊重。暂时放弃了一切把妈妈接到北京,利用所有的时间陪妈妈玩儿、散心。为了使妈妈的心情更加愉快,他不但全身心地投入,还给妈妈制定了一周游玩北京的计划。妈妈"淑艳"表达对儿子"雨"爱的方式是,没有过多的语言,她会从细微之处,以及处处尊重儿子的选择,照顾儿子的情绪来表达,比如:"我们在香山游玩时,儿子雨看中了一顶“洋味实足的西皮帽”妈妈并不喜欢,可儿子坚持要买,妈妈心里虽然不是很高兴.但,她仍然抢着帮助儿子把帽子的"帐"给结了。吃饭时,妈妈又唯恐儿子吃不到蔬菜和肉,一个劲儿地往他的碗里夹。还一个劲儿的跟我唠叨,天这么冷,他怎么连秋裤也不穿啊?难道他来北京打工不但学会了坚强、懂事,还学会了“抗冻”能力了吗?我接着妹妹的话茬儿说:这叫时髦.入乡随俗吗?
妹妹一再说累,让我们休息一下,可就在我们休息的这一会儿,妈妈又不厌其烦地戏说着儿子小时候的种种,她能够回忆起来的事情:"什么孩子从小长的就又白又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了,他自己也从小就知道干净了,什么孩子大一点就学习很好了等等,她也是越说激动,她还告诉我,孩子还会写非常棒的作文并且还写得一手很好的字.反正,儿子在她的眼里是最完美的,当说起儿子的一切时,刚刚还说很累的她,张罗休息她,现在也不再说累了......
做为外甥"雨"的小姨(其实是大姨的我),当然会在妹妹来京的这一断时间里基本全程陪伴她了!,虽然很辛苦,但从中我一直能够分享到他们娘俩之间的爱,同时也使我享受到了,这种亲情之间的爱与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