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母亲来找我咨询,她说话的语速很快,语势很强,是我一个擅长倾听的咨询师都有些招架不住。从这一个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家中,母亲是占有绝对支配地位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往往被边缘化,而男孩子性格会稍微有些内敛,女孩子则比较容易挑剔。(所以请有这样情况的家长,读一下我的新书《奶爸经》。)
据她所言,他的儿子小苗(化名)四年级,不太合群,也看不出他的情绪波动,喜欢和母亲呆在一起,不喜欢接触父亲,因为觉得和父亲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喜欢玩电脑,而且控制不住自己,小苗自己也觉得没办法。最近有一件棘手的事情,他和班上一个男孩子小汪(化名)走得特别近,小汪是单亲家庭,朋友非常少,由于平常比较懒散老师也不喜欢这个男孩。小苗对这个男孩子却是热情有加,在交往的过程中,小汪交给小苗赛尔号游戏卡牌玩法,影响到了小苗的正常学习,令家长非常苦恼。母亲想劝小苗离开小汪,可是小苗认为,小汪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其他的朋友,实在太可怜,这让所向披靡的母亲不知道如何是好。
http://s4/mw690/001XY6trty6EJmbdF1pc3&690
恋母、孤僻、网瘾、不自觉、兴趣单一……当这些关键词被提炼出来,我们可以更清楚的发现这位孩子的问题这有一个,就是缺少爱。
据这位母亲所言,他们两个人工作上非常忙,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孩子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奶奶带着,这种情况一直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小学。我在之前的书中也有提到,0-6岁的孩子,迫切需要亲子关系的稳固与维护,经常加班不陪伴孩子的家长与离异的家长没有什么差别,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当然也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社会上很多的问题,听起来很复杂,很难办,比如孩子的网瘾、早恋、同性恋、出走等,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处,便是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爱。
结合我的气质疗法,你会发现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方式的爱,在上面这个案例中,男孩子小苗属于抑郁质,我们可以从他“看不出情绪波动”、“喜欢和母亲呆在一起”、“小苗自己也觉得没有办法”、“用陪伴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几方面进行明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安全感很差,很纠结,很自责同时又不容易自控的人,他很需要陪伴,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互动,这比起奖品礼物更能刺激他。人都有一个“爱的缺陷”,总是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表达对别人的爱,也不问别人是否需要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们从案例中小男孩“示好”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希望陪伴朋友,因为他最需要别人的“陪伴”。
结合他的类型与表现,我给孩子的母亲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他。
1、多陪伴孩子
既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亲子交往的空白,那么就请用最快的时间弥补它。这个家长很希望孩子能够独立,但你要明白独立建立在安全感与自信心的基础上,你的陪伴恰好可以满足孩子。
2、用陪伴与示范的方式进行亲子活动
我曾经提出过CASH交往理论,事实上沟通、活动、学习与帮助四元素分别适用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我们拿案例中的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方式是第二种,即活动。家长应该与广泛与孩子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陪伴”而已。一些常用的方法有家务劳动、圆桌式会议、亲自运动等
家务劳动:我无数次的强调,家务劳动是一种促进亲子关系、培养良好习惯最廉价有效的方式!在0-6岁时期,家务劳动即可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表示出对家务劳动积极的情感,不会做出逃避或反感的举动,家庭也会比以往更加的和谐。要强调的是,不必要求,而是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务劳动。不如在吃晚饭之后,我们可以说一句,亲爱的,宝贝,我们一起做家务劳动喽!
http://s16/mw690/001XY6trty6EJmcl5rF5f&690
圆桌式会议: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呢?买车,买房,买玩具,上兴趣班,上幼儿园,上小学,这些话题都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当我们非常正式的坐好时,孩子们也会珍惜民主发言的机会,她也会非常认真跟你说出她的想法。她的参与,让她获得了家庭的归属感,也获得自信,更锻炼了她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说的对不对并不重要,关键是说的形式——在教育孩子中,形式有时候比内容更有价值。
亲子运动:只要和她一起参与,孩子肯定表现出无比的快乐,她喜欢和家长在一起。亲自运动的目标不简单是锻炼身体,如何遵守秩序,如何面对挫折与胜利,都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除了以上是三种方法,亲子互动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我们都能够自我开发,自我总结,然后一起分享。
3、通过体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面对这种类型的孩子,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其实是“兴趣狭窄”。所以不要在小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知识的获取,而应该关注多方面的体验。比如滑滑雪、听听音乐会,体验马术,玩玩高尔夫,让孩子多见识,主要是为了激发她们多角度地思考,当然也为他们交流提供了足够的话题,最终提高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4、多与有经验的人见面,拓宽视野。
6岁之后,家长不是家庭教师的身份,而是孩子贵人的身份,我们的重点在于让孩子了解世界的多元性与联系性,为孩子搭建各种潜能发挥的舞台。比如多与有经验的人见面交流,会让孩子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毕竟人都是爱听故事,不爱听道理的。
我希望这四招可以帮助到那个家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