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阿德勒宋体金字塔兴趣刘勇赫勇赫大叔育儿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 |
批判应试教育有了N年,素质教育也搞了N年,究竟谁是胜利者?谁是受益者?无从考证,但受害者却很明显,是学生。上峰一定文件,教师们就要跟着附庸风雅,不学就是跟不上时代节奏,学了很快就迷失自我。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我们家长首先应该知道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本来很清楚的问题,被教师比喻、类比、联想、延伸,将学生带到一个陌生的领域,然后在用自己做的狭长小舟,将学生送回到问题的起点,之后还会再开着小舟到别的地方转个圈子,最后美其名曰:启发了学生思路,调动了学生兴趣。
“兴趣”这词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家的事业的。这词好使,可以成为一切教学手段的解释。然而,我今天想说,兴趣不过是台动力不足的马达,靠它拉动学习这座巨型油轮,恐怕终会半途而废。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专门研究兴趣的心理学家——阿德勒。阿德勒的老师认为性冲动是一切行为的动力,幼年时期的性满足状况决定了一生的心理健康。他不同意,他觉得兴趣才是一个人重要的动机,不同的兴趣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由于他的创新,被后人称为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本身身材矮小、丑陋且驼背。他用他自己的理论解释自卑,并认为凭个人兴趣就可以改变自己。进过很大努力,驼背而弱小的身板没有挺直,面对现实的他“屈服”了自己的观点。他承认人的兴趣是由环境决定,社会兴趣才是人行为的动力。
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兴趣也不例外。凭兴趣做事情就像逆水行舟,是不理性的学习行为。那应该跟孩子如何解释兴趣呢?兴趣有用么?有!它是人们认知过程的一个阶段。
我在给儿童上潜能培训课的时候,我画了一个金字塔,之后被大家公认为“潜能金字塔”。(如下)
我们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我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也应该逐渐趋于理性与成熟。
从兴趣到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从海选到冠亚军争夺。我们会有很多个兴趣,但只有一个会成为你终身的事业。这个金字塔就是孩子的成长足迹,就是孩子成功的规划,应该尽早的提供给他们。兴趣是比较低级的个性倾向性,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让他们列出自己的兴趣,并协助他们,在恰当的时刻,从兴趣中筛选出个人的爱好。可以说,广泛的兴趣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绝对不是一个人进行学习的恒久动力。社会的主体价值观是价值实现,而不是兴趣享受。兴趣可以给我们和孩子带来在暂时的娱乐满足,却不能带来长久的成就感。潜能金字塔恰恰可以建立一种使命感,让他们更加知道如何生存,以及生存的目标是什么。
http://s11/middle/6b6c52e9g999e0a287fba&690
正确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们接受现实,了解自己的需要,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去满足。让孩子明白,他是家庭的一员,是社会的一员,他的兴趣始终是和家庭、国家紧密相连的。兴趣虽然单纯而低级,但如果结合了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发展,它就成了一个使命的导火索,点燃孩子一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