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勇赫: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小宅男”(案例篇)

(2010-11-16 15:07:43)
标签:

少儿

冰岛

宋体

行为方式

宅男

刘勇赫

勇赫大叔

育儿

学习方法

老师您好:

        我儿子今年十二岁,今年刚上预备班,原来去上学呢,偶尔会有一天借口身体不舒服不去上学,这学期刚开学几天还是好好地,可从911开始说不愿意去上课,一直到现在,刚开始还带他去过几个心理咨询,可他很抵触,不愿去。他还参加区射击队的射击训练,一开始不上学的时候,放学后的训练还是去的,可过了几天射击训练也不去了,天天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要么就是带他出门玩,他爸爸说让他放松心情。原来儿子还借口只要帮他换个中学他就去上学,可现在帮他换好了,叫他去了,他却说再帮我烦呢,意思就是不去,现在家里没人讲话他肯听,高兴和你说话,不高兴不踩你还要发脾气,真的很焦急,不知该怎么办好。我今天在家庭教育周刊头版看到一篇关于隐形少年的文章,我的儿子现在这是这种情况呀,但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殷切希望能得到您专家的指点。

           

                                                                       一个焦急的家长

 

一个焦急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的来信,理解您的焦急。隐形少年隐的不是形,隐的是他们的心。在他们眼中,自己的价值感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就像我们常说的“冰岛化”——世界有没有冰岛似乎不会有太大变化,渐渐地就被大家忽略了。今年四月,这个沉默的小家伙爆发了,火山灰甚至吹到了中国。这多么像一个始终被大家轻视忽略的小孩子,为了吸引大家的目光,做出了一件谁都没有想到的蠢事。隐形少年内心是孤独的,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然而,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责备、轻视与否定。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强的信心,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或者家庭分工中来。建立他们的使命感,让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与环境,并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可以适应社会生活。

    从某些特征来看,您的孩子是符合隐形少年的。但从成因来看,我觉得他只是一个“小宅男”,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严重。他有自己的爱好——射击;他有自己的愿望——去别的学校或呆在家中;他有正常的情绪,虽然波动稍微大了一些。“小宅男”和社会上的“大宅男”是一样的,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处理他们不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心冲突——回避。

    不同的是,“大宅男”的回避源于个人、家庭、工作、社会等多元因素影响,而“小宅男”的回避就是来源于我们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儿童的行为方式。当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时,不同的儿童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当一个孩子受到了其他孩子欺负时,有的孩子会迅速还击;有的孩子求饶;有的孩子哭泣求得同情;有的孩子逃跑;有的孩子找老师;有的孩子原谅;有的孩子找人报复;有的孩子告诉同学;有的孩子投奔父母……不同的应对方式被心理学家极为重视,他们认为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起因,也正是由于拥有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使得人们受不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可,或者表现为不适应环境。

    在短短的一段话中,您使用了两次“借口”;在短短的一段话中,我看到了至少三次家长的妥协。当孩子不想上学的时候,您就允许了他回家;当孩子放弃了自己射击的兴趣时,您也没有表示质疑;当孩子不喜欢学校时,您就为了他另外选择了学校……这一次次的“找后路”,让孩子养成了“遇到困难我就跑”的性格。也许,孩子生活在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环境当中,但我想说,家庭环境越接近社会环境,孩子反而更能够迅速成长。我们的孩子既要有喜羊羊的善良、忍让,更要有灰太狼的野心、斗志。如果我们心疼孩子,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受到外界更大的伤害。

    针对于儿童的退避行为,我想提出几个小方法,如下:

    1、制作个性名片,了解自己。孩子在退避过程中,把“我”放在了一个比较偏的位置,我们需要让他重新拾回自己。名片中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兴趣爱好、父母、学校、班级、朋友等等,回答简单的问题,并给予他一些物质奖励。再深入地问一些围绕他的问题,给一些更大的奖励。渐渐地,这些属性会让他找回自己的感觉。

    2、设计梦想通道,增强使命感。小孩子总会有一些自己的理想,不妨让他们大胆而具体的说出来,然后记录在一张白纸上。在“梦想”的下方,划上两条或三条通道,询问儿童,具备哪三个条件,就可以实现梦想。然后再将“条件”细化,直到他可以轻松操作。在说出梦想之后,一定要丰富他的愿景,让他把自己的愿景描述好,足够吸引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并且明确方向是向前的。

    3、设计富兰克林表。用白纸一张,中间划上一条线,左面写自己的优点10条,右面写自己的缺点10条。这样做同样是为了正视自己。

    4、挑战胆怯,发挥潜能。做一些登山、攀岩、游泳等活动,让孩子恢复自信和勇敢,并有意识地设计目标,并积极去实现。

    5、参与家庭讨论,分配一些家务活给孩子。很多家庭问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非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参与家庭会议时,孩子的意见被重视,使得儿童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也更加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可以先分配一下家务活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这点小事就是对家庭的贡献,而家庭的进步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努力。

    6、多与同龄孩子接触,逐步恢复他的集体生活。鼓励他与邻居的小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了解群体规则,并能够学会协作与竞争。

    祝愿您的孩子可以早日回到校园。

 

                                                            刘勇赫   yongheliu@sina.cn

                                                            2010年11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