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读】揭秘全球10种食物“老毒物”
标签:
海豚蛙荔枝何贤记美食 |
分类: 饮食见闻 |
食用风险:足以毙命
河豚,又称河豚鱼或黄麻鲈,一旦在未经去除肝以及生育系统的情况下误食,几小时内足以致人死亡。要经长达三年的专业学习才能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河豚。日本河豚的最大批发市场是下关港市,如今在超市也可以买到。请先认准安全标识再购买。甚至有人开始养殖无毒河豚,但有人会觉得这剥夺了吃河豚的乐趣。
中毒症状:河豚体内的河豚毒素会麻痹人的肌肉最终导致窒息。没有解药。但如果能够人工呼吸到毒性散去为止,则可能生还。若能撑过第一个24小时便脱离食用风险。
食用风险:导致罹患霍乱
尽管霍乱已不多见,但贝壳类水生动物仍时有携带。因此食用这类动物时最好严格遵循“三字”烹饪方针——“炒,煮,剥”,或者干脆别吃。20世纪20年代,几个美国游客吃了在南美买的蟹之后都得了霍乱。虾、蛤、蚌、牡蛎都有可能携带霍乱病毒。
症状:会有严重的腹泻、痢疾现象。霍乱本身不会致人死亡,但由霍乱引起的脱水会夺人性命。饮用任何来源不明的水也会增加患霍乱的食用风险,在没有良好治疗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
食用风险:肠蝇蛆病
中毒症状:这些活蛆被吃下后,有可能活着到达你的肠子并在其中安营扎寨,并潜入胃肠保护层导致恶心、腹泻、腹部绞痛。庆幸的是:一般不需要治疗,它们会自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食用风险:疯牛病
中毒症状:吃猴脑有可能患疯牛病,具体症状为:痴呆、神经急剧紊乱,之后死亡。疯牛病主要通过神经组织传播,而大脑正是神经组织。所以,吃猴脑的时候,说不定你就是在吃疯牛病毒。
食用风险:窒息
温馨提示: 吃的时候要细细嚼碎,边吃边喝大量液体以保证这些小吸盘顺利到达胃部。最好在清醒的时候吃,微醉的时候不建议吃。
食用风险:肾衰竭或者死亡
中毒症状:如果误食了蛙的有毒部分,或者在交配季节前吃了,可能会罹患暂时性肾衰竭,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食用风险: 牙买加呕吐病
中毒症状:如果整颗吃下西非荔枝果,会罹患“牙买加呕吐病”,主要症状有癫痫、致命性低血糖。这种果实会吸干患者血液中的糖分。其治疗需要用到活性炭、静脉注射、呼吸机。
食用风险: 类似感冒
症状:生奶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波状热”,主要症状有发烧、疼痛、盗汗,有时会伴随肝肿大。奇特的是,这种病的潜伏期可长达20周。因此忽然病倒时很容易误诊。庆幸地是,抗生素就可以将其治愈。
食用风险 :毙命
印度洋海域渔民一直对这种黑色斑点鱼情有独钟,其长度可达3英尺(约合90cm)。但其肝和生殖系统有剧毒。
中毒症状:瘫痪、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食用风险:轻则头疼,重则毙命
毒蘑菇往往长相很无害。最好跟着有专家带队的采蘑菇队伍去采。浅色的鬼笔鹅膏和赭鹅膏两种剧毒蘑菇被称为“死亡菇盖”,但二者看起来都绝对不像有毒的样子,很有欺骗性。
中毒症状:症状因食用种类和量的不同而不同——即便可安全食用的蘑菇,如果吃太多,也会中毒。轻则胃痉挛、头疼,重则肝衰竭、死亡。常用活性炭、液体、透析等来解毒。(转自:央视网)
我的更多精彩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