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风味芥末墩儿春节老舍何贤记美食 |
分类: 饮食见闻 |
头牌大菜芥末墩儿
每每在餐馆里面看到有凉菜芥末墩儿都会情不自禁地夹上一块,一阵甜腻外加劣质醋精的味道,让我绝不想再吃第二口。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年夜饭的“头牌”,是凉菜之首,除夕之夜端上桌子的第一道菜就是芥末墩儿,所以它被称为“上能启文雅之士美兴,下能济苦穷人民困危”。 芥末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家庭都要做芥末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末墩儿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
姥姥做的芥末墩儿与众不同,不撒白糖,上桌后洒点生抽,一定放点山西陈醋,因为老人知道我不善甜食,就把甜酸口的芥末墩儿改良成了酸咸口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反馈,亲朋好友尝过之后都纷纷效仿,觉得这个做法更清淡,更突出了芥末的“冲味”。
一般过了小年姥姥就忙活起来了。做芥末墩儿选材很重要,首先白菜要选重的,抱心抱得紧的,只取用下半截,要帮子,叶子部分少用。其次,将白菜横切成一寸厚的菜墩儿之后,放在漏勺上,用汤勺舀沸水淋浇三次,不可多浇。多浇白菜就熟了。这两条能保障芥末墩儿做出来是脆的,而不是烂泥一摊。
还有一条工艺也至关重要:将浇好的白菜墩儿码在盆里,每码一个都要盖好盖子,码完整整一层之后,撒上芥末立即盖上盖儿;再码第二层,再撒一次芥末,一直到摆满一盆为止,盖好盖儿,盆外上下左右包上毯子或者小棉帘一类的保温材料,让芥末“发一发”,搁上三天,便可以取而食之了。没有这一道“捂”的工序,芥末墩儿做出来不辣,不“冲”鼻子。
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让人流出眼泪来,合不上嘴!一盘这样的芥末墩儿端上来之后,往往是风卷残云,顷刻之间就被抢光,有的人还端起盘子,把汤也喝下去,连喊:美哉!美哉!
据说老舍先生吃到这个份儿上,必高叫一声:再拿一盘来!(转自:北青网 文:罗白)
我的更多精彩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