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小吃最有名的就属位于民族路二段的“度小月担仔面”了。其由来是因为第一代创始人,原本是以捕鱼为生,但因捕鱼人全靠天吃饭,常常因为天候不佳,过着“小月”(生意清淡的月份)的生活,于是干脆挑担卖面,度过小月生活,后来干脆取个名字叫“度小月担仔面”,没想到一碗小小碗的担仔面就卖过百年。

招牌式的度小月灯笼

若干美食名人的登临记录宣示
偶然经过台南淡水的"度小月"小店,店面尚未开门。几根香肠在朦胧的蒸气中显得格外鲜美,而小店的伙计们忙碌着布置一尘不染的家具,也有几位老顾客早已翘首企盼了。在特色的半蹲式小凳坐下,一碗碗热腾腾的度小月担仔面就上桌了。


传统的灶台,传统的店小二打扮。

招牌上的店家故事

度小月灶台

这就是声名远播的老汤臊子,卤蛋还有肉肠。
店外的临街座位仍旧是传统的小竹桌,大家坐个小凳享受美食。即使你是开着豪车来,也是在路边停好车,坐在小凳上,吃上小小的一碗担仔面。
担仔面的各种原料就摆在你的面前,任人评说。
小料自取
“度小月担仔面”的制作看起来似也很简单,只见伙计手抓一把丝面,在大锅汤里涮一涮,然后捞起,倒进碗,撒上配料,再加上高汤,一碗香喷喷的“度小月担仔面”就算大功告成了。 
担仔面很精致,虽是街边小店,但干净亮眼的程度绝对不输大饭店。远道而来,肯定要吃个底朝天的!

担仔面的卤蛋也是招牌菜
引用一篇杂志的报道——“据店里介绍,度小月担仔面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有两件“秘密武器”:一是有以祖传秘方精炖的肉燥;二是有以虾头熬制成的高汤。在半汤半面的状态下,让碗中的面条可吸足虾头高汤及肉燥的香味,台前功夫简单,台后功夫做足,这就是度小月担仔面有别于其它汤面的原因,至于精炖肉燥和熬制虾头的火候如何掌握,那就是店家的秘密了。 ”

担仔面的特色也在于中间的一条鲜虾,毕竟是卖海产出身的。
煎鲔鱼
店前的台式肉肠
台式肉肠一定要就着蒜茸吃才香,也没了肉肠的油腻。
阿萨姆红茶也是台湾的特产。

台南是度小月的发家地,一家店肯定不够的。
度小月担仔面魅力怎样,有“食客”留诗为证:
古城美味百年传,小月成名汤过关。
宝岛珍馐吃不尽,长膘容易减肥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