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姐”对这一称呼不要误会,在我们那边确实有这么一个称谓。

“西关小姐”不是单指一个人,也不是随便哪个女子都可以戴上称呼的。用几个字来概括她的称呼是有来头的。在今年的世博会上她们以青春靓丽的形象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她们会煲汤,会粤剧,会粤曲,会茶艺等。她们以群体的形象代表了时代前进和潮流的方向,代表着近代广州最风雅和繁华的生活。



西关小姐三强
关于“西关小姐”的叫法还是从清朝晚期说起,西关那是聚集了进出口贸易码头、仓库、各国的商业机构以及洋行,还有一些名门望族和官僚巨贾都在这边居住,所以这边比较繁华。当时广州有三百多家私塾,大多设在这里。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子私塾慢慢兴起来,这些有钱人家的女子就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学习中西文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比较前卫。家里又有钱,穿着时尚,文化又高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当时那时候她们打扮时髦与同窗好友一起同行,来来往往,特别令人瞩目。于是,“西关小姐”一语叫起来了,而且越叫越响。

说到“西关小姐”那时候广州还有一句俗谚是“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东山少爷”的叫法是因为自清末民初以来,东山一带大多住着军政要人、归国华侨等权贵名人。这些官家子弟就是仗着家里有钱有势,盛气凌人,招摇过市,说白了就是纨绔子弟,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外面自然而然就有了“东山少爷”一说。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在那时候说白了就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人不管在什么是时候都有嫌贫爱富之说,更何况在那个时候有了权力还想要财富,来巩固家里的社会地位,所以西关的小姐看上的多是东山的少爷,东山的少爷泡的也多是西关的小姐,不过也会有为了爱情两者皆可抛的先例。他们约会的去处大多数是珠江桥畔等诗情画意的地方。
今年的世博会上西关小姐把广东文化以自己的形象更好的传达全国各地,让人们对广东有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为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