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班加罗尔」为何兴起?

标签:
历史印度班加罗尔科技 |
分类: 历史 |
近年来,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由于信息产业迅速成长,
成为亚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国际间知名度大增。
班加罗尔是数百年历史的古城,
但没有百年前英国人的开发、近五十年印度政府及塔塔家族的接续努力,
绝对不可能有今日的繁荣。气候宜人,更是班加罗尔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地理条件】
班加罗尔,人口1200余万人,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州(Karnataka)的首府。
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的称号,但它不是位于谷地,实际上是位于德干高原海拔921公尺的丘陵脊顶上,所以班加罗尔虽处在北纬13度的热带地区,但气候宜人,最热月(5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12月)21℃。
【名称的演变】
班加罗尔早期名为Benda
Kalooru,后来发音演变为Bengaluru。
英国在1831年,将地名「英语化」,改成Bangalore。
2006年底,地方政府决定改回原名Bengaluru,不过国际间现仍惯用Bangalore。
【英国殖民时期】
1799年,英国人控制了印度南部,班加罗尔仍由当地的迈索尔王朝(Mysore)管辖,
班加罗尔此时也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
因班加罗尔气候宜人,逐渐成为英国人定居的重点城市,
1831年英国人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到班市,接管了行政管理权,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二战期间,班市成为英国重要的军事基地,设有部队医院、补给站、空军训练学校等军事机构。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1896年随部队调往印度,曾驻在班加罗尔三年。
【詹施吉‧塔塔的远见】
詹施吉‧塔塔是印度最大的工业集团公司塔塔集团(Tata
Group)的创建人,开始时从事纺织业,逐渐扩展到钢铁、电力、汽车、化工等行业。该集团年度营收相当于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8%。
詹施吉‧塔塔接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拉姆齐(William
Ramsay,英国人)的建议,将学校设在配套条件良好的班加罗尔,并由拉姆齐的副手Morris
Travers担任首任校长,前几任校长也均为英国人。
1909年,学校成立时詹施吉‧塔塔已去世,但他要求子孙要持续资助这所学校。当地人感念詹施吉․塔塔的远见,习称该校为塔塔研究院(Tata
Institute)。学校占地440亩,位于班加罗尔市北区;该校不招收大学生,现有硕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该校师生之研究及技术移转,为班加罗尔发展成印度科学城的原因之一。
【航天工业的奠基】
1950年代,尼赫鲁政府为发展航天工业,
班加罗尔由于基础建设远较印度其他城市优越,被择为航天科技发展基地。
相继在此设立「国家航天实验室」(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y)、负责研制卫星火箭的「印度空間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ISRO)、「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等重要的高科技机构。
全世界航天器发射场都尽量靠近低纬度地区,以节省发射成本。
印度的两个主要发射场:维克拉姆•色拉拜太空中心(VSSC)、萨蒂什达万太空中心(SDSC),
都位于印度南部。当初印度政府选择班加罗尔为航天科技发展基地,应该也有地理位置的考虑。
【印度成为软件王国】
柯理(Faqir Chand
Kohli)被尊称为「印度软件之父」。

柯理出生地在今之巴基斯坦,印、巴分离时迁至印度,家道中落。1940年代获得国家设立的奖学金负笈美国,在麻州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后学位,1951年返国进入塔塔集团。1968年,当美国「英特尔」正式在硅谷成立时,他也在塔塔集团旗下成立印度第一家软件公司-塔塔信息(TCS,总部在孟买),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专业代工服务,此后塔塔信息成为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火车头,也把印度打造成为软件王国。
【开花结果】
有了上述条件,班加罗尔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国际高科技公司的注意。
1987年,德州仪器在班市开展外包业务。1991年,IBM进驻班加罗尔。之后的通用电器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正式开始了班加罗尔蓬勃发展的历程。
如今班市已吸引了海内外400多家知名信息技术公司,世界500强中的65家落户这里。
班加罗尔信息业的产值占印度三分之一以上。
前一篇:清明上河图,透露出「北宋」的危机
后一篇:只有牛奶盒大小的「立方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