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吶喊》,描绘的是真实场景
标签:
365知识画家历史名画 |
分类: 人物 |
《吶喊》是挪威画家孟克(Edvard
Munch)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他共创作过四个版本,上图是1893年的作品。
许多人以为,孟克是为了表达「内心的焦躁不安」才画出这诡异的景象;
事实上,孟克描绘的是真实所见……
【原名】
该系列画作原名:《大自然的吶喊》,后来才改为现名。
孟克在1895年《吶喊》(如上图)的画框上写道:
『我和两位朋友在路上散步,太阳开始西沈,天空突然转为血红,
我停下脚步,疲累靠在栏杆,火舌在蓝黑色峡湾与市区上方舞动,
我的朋友继续前进,我停在那里,因恐惧而颤抖,感受到大自然发出的无止尽吶喊。』
【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7月,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大喷发,还掀起40米高的海啸,
火山灰在地球上空环绕2个礼拜,才慢慢消散。
当时,火山灰让世界各地的黄昏呈现诡异血红色,孟克看到的正是这种景象。
【英国画家】
不只孟克,英国画家William
Ashcroft也在画作记录了当时天空的奇景。
他在1883 ~
1884年间,多次画到黄昏呈现橘红色天空及天边火光(如下二图)。
【人物】
《吶喊》中的人物,如骷髅般削瘦,并不像孟克本人。
艺术史学家认为,那人物的样貌也许只是表意,
也可能是孟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一具秘鲁木乃伊。
前一篇:恍如梦境的爱尔兰「凯利莫修道院」

加载中…